貧困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消除貧困是人類共同的使命。5月19日,2025年上合組織減貧和可持續發展分論壇在陜西楊凌舉行。論壇聚焦于消除貧困這一全球性難題,分享減貧成功經驗,剖析面臨困難挑戰,尋求合作發展之路,為全球減貧事業注入新動能。這不僅標志著中國脫貧攻堅經驗的世界性升華,更彰顯了楊凌科技在全球減貧事業中的獨特價值。
共享農業科技創新成果,楊凌發揮巨大作用。本次論壇以“共享農業科技創新成果 共謀減貧發展合作”為主題,凸顯科技在全球減貧中的核心地位。楊凌是我國首個國家級農高區,擁有豐富的農業科教資源。多年來,楊凌在農作物育種、農業生物技術、節水灌溉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同時,楊凌具備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能夠幫助當地農民提高生產收入。此外,楊凌在農業國際合作方面經驗豐富,依托上合組織農業基地,通過“交流、培訓、示范”等形式,為世界性農業問題提供更多“中國方案”。
共謀減貧發展合作,楊凌分享豐富經驗。中國經過八年艱苦努力打贏了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如期實現了全面小康,對全球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減貧事業具有重要借鑒意義。而楊凌農業科技在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也積累了寶貴經驗。在技術援外方面,楊凌示范區先后為130多個國家培養了5000多名農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建成了10個境外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完成了115個優良農作物品種的品比試驗和高效栽培技術集成與示范,輻射面積達3000多萬畝。其中,在哈薩克斯坦建設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推廣中國小麥品種后畝均增產20%以上,取得了顯著的示范效應。
在促進全球減貧事業中,楊凌彰顯上合基地使命。在楊凌設立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陜西楊凌的重大使命,體現著對楊凌的充分信任和殷切期望。楊凌示范區將繼續發揮農業科教資源優勢和自貿區、綜保區、上合農業基地等對外開放平臺作用,自覺肩負起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農業科技支撐的重任。一方面持續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攻克一批制約農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培育更多優良品種。另一方面,進一步深化與上合組織國家和地區的農業科技合作,通過技術援助、人才培養、項目合作等多種方式,幫助更多的人擺脫貧困,走向富裕。
興農安社稷,達則濟天下。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在楊凌農業科技的有力支撐下,楊凌的“科技翅膀”必將助力更多國家飛越貧困的溝壑,共同書寫人類減貧史上的新篇章,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大“楊凌力量”。
編輯|李紫來審核|趙允
來源|楊凌發布
作者|尚遙
微信號:yanglingcaf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