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綜合報道 臺民意機構刪減臺當局總預算問題延燒,除產生“大罷免”風潮,近日也因臺行政機構認為窒礙難行提“釋憲”,更在“釋憲”結果出爐前決定先“統刪給各縣市一般性補助款25%”,之后依“釋憲”情形后續撥付。由于此舉“藍綠白通殺”,引發臺灣各縣市強烈反彈。不少縣市長已紛紛表態,連綠營的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也表示自己“欲哭無淚”,對于高雄市來說影響巨大。臺中市長盧秀燕等藍營縣市長更紛紛痛批臺當局未與各縣市協商,預算刪減造成重大沖擊。
陳其邁今天(22日)受訪時表示,高雄市過去在“財政收支劃分法”修訂的增幅已是全臺最少,這次有關一般性補助款又是刪減最多。他直言:“增加最少刪減最多,對于我們高雄市整體社會福利、公托、長照等業務,可以說是影響非常巨大,都是一連串臺民意機構‘修法’引發的結果?!彼蔡岬?,高雄65歲以上長輩已經超過20%,表面上看起來城市人口差不多,但是人口結構老化在南部縣市相對比較嚴重,陳其邁都感慨這樣對高雄市民不公平。”
面對各縣市的強烈反彈,臺行政機構發言人李慧芝今天僅聲稱,經評估各縣市政府有足夠的歲計剩余或舉債空間可以支應,如果真的不足的話,再努力來做協助。
以下是整理臺灣各縣市對此回應:
◎基隆市(刪減24.3億新臺幣):市長謝國梁認為,不符合相關精神,因此將以舉債方式維持2025年市府總預算的執行完整性。
◎臺北市(刪減37.9億新臺幣):臺北市財政局表示,已違反新修“財政收支劃分法”臺當局給縣市政府補助款不得少于修正施行前一年度預算之規定,將發函給臺行政機構,要求其務必依法編列補助款。
◎新北市(刪減30.4億新臺幣):市長侯友宜直言“刀刀到位”,痛批臺當局未與各縣市協商,預算刪減已對社福、教育與警消基礎建設造成重大沖擊。
◎桃園市(刪減20.6億新臺幣):市政府表示深感遺憾,所減少的補助款,會根據歲出項目性質進行適當調整。
◎新竹市(刪減9.8億新臺幣):市政府強調,將先以新竹市自有資金審慎調整支應,并視情況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且各局處亦將撙節開支。
◎苗栗縣(刪減28.1億新臺幣):縣長鐘東錦表示,這是首次發生臺當局砍各縣市一般性補助款,應該由臺當局邀集各縣市一起坐下談。
◎臺中市(刪減32.4億新臺幣):市長盧秀燕22日北上出席臺行政機構會議,反映一般性補助款被刪之嚴重性。
◎彰化縣(刪減51.7億新臺幣):縣長王惠美表示,影響民眾權益甚鉅,原定歲出預算恐難維持縣政運作,已要求各局處自行盤點及檢討原編計劃,并撙節各項開支,但非長遠之計。
◎南投縣(刪減35億新臺幣):縣長許淑華表示,減列數占全縣總預算歲入總額比例高達10%,為本縣財政規劃帶來沖擊,為維持縣政推動及照顧民眾權益,縣府團隊啟動調整方案,提出四大因應作為。
◎云林縣(刪減37.6億新臺幣):縣政府表示,請各局處進行各項業務30%的預算控管,但對于公務人員薪資及弱勢團體的社會福利政策及教育預算等,一毛不減,其他各局處以輕重緩急作調整。
◎嘉義縣(刪減35.3億新臺幣):各處室都可能受影響,目前無額外財源可以替代,初步只能先縮減開支。
◎臺南市(刪減51.7億新臺幣):市長黃偉哲批臺民意機構亂砍預算害苦各縣市;未來市政府會做出相對應調整,量入為出。
◎高雄市(刪減51.9億新臺幣):市長陳其邁表示,高雄市被刪減約52億元,為“六都”最高,將嚴重影響市政推動與市民權益,對高雄很不公平。
◎屏東縣(刪減52.5億新臺幣):縣長周春米直言“始作俑者是臺民意機構,請其要三思,不要再鬧下去了。”
◎花蓮縣(刪減26.5億新臺幣):縣政府表示,財主單位正盤點是否能以歷年謄余款支應,若真的不夠不排除借款因應。
◎宜蘭縣(刪減25.6億新臺幣):縣政府指出,將直接沖擊宜蘭縣須優先支應農民健康保險、年金、老農津貼等法定義務支出、必要社會福利支出等等,連縣政府既定的重大建設也將面臨停擺,嚴重打擊縣政穩定與縣市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