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層沮喪承認現實,中國已無法從內部“攻破”。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出席了眾議院一場聽證會,向國會系統性地闡述特朗普的對外政策,自然不可避免地提到中美關系、美國對華政策。
這段時間,魯比奧在中美關系的存在感不是一般地低,除了早些時候與中方外長有過一次簡短通話,就再無任何實質性的交集。
【魯比奧承認,美國無法對中國政策施加影響力】
不過魯比奧卻沒閑著,他在聽證會期間一句表態,引起了各方輿論的注意。
他聲稱,美國面對的是一個“強大的中國”,不同于其他國家,美國對中國內政的影響很小。
他對此還裝模作樣地表達了“遺憾”,似乎美國干涉他國內政,對其他國家發號施令,就該是“天經地義”。
這似乎意味著,過去幾個月來,魯比奧作為美國國務卿,明里暗里地都在嘗試干涉中國內政,卻又無功而返,屢屢受挫,不得不沮喪地承認現實。
有必要指出,特朗普發起關稅戰,同樣也存在干涉中國內政的目的。
【魯比奧在聽證會上表示,美國面對的是一個強大的中國】
從一開始,特朗普就想靠關稅極限施壓,迫使中國市場無條件對美國開放,同時還要讓中方在芬太尼問題上滿足美國的各種無理要求。
結果我們也知道了,關稅戰打了一個月,美國還是老老實實地坐上談判桌。
以至于魯比奧要面對國會質詢,解釋特朗普政府為什么在對華政策上經歷這些“失敗”。
魯比奧的回答,多少透露一些“非戰之罪”的意味:不是美國沒本事,實在是中國太強,過去慣用的手段已經不好使了,中國是一個美國無法從外部施壓,也無法從內部攻破的對象。
這可不是國會想聽到的回答。一些民主黨人對魯比奧發起了口誅筆伐,質疑他的能力。
這里補充一句,當初魯比奧被提名為國務卿,在參議院得到了99票贊成,0票反對。
【魯比奧現在既是國務卿,又是特朗普的國家安全顧問】
民主黨人罕見地沒有在國務卿人選上跟特朗普唱反調,是因為他們相信魯比奧會“負責任”地管理國務院,并在外交政策上有效制約特朗普的異想天開。
事態發展并未如他們所愿,魯比奧沒有做到上述任何事情。
現在民主黨人批評他是特朗普“摧毀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幫兇,采取種種匪夷所思的孤立主義政策,把美國在國際社會的主導地位拱手讓給中國這個競爭對手。
如今魯比奧又來告訴國會“無法對中國政策施加影響力”,那接下來,他這種鷹派人物,還能采取什么方式和中國打交道,又是否會跟現在一樣,繼續碰壁下去?
要知道,特朗普宣誓就職,已經4個月了,這一百多天里,魯比奧的表現只能用乏善可陳去形容,這與他現在的地位與曝光度完全不符。
魯比奧現在可不僅僅是國務卿,還兼任特朗普的國家安全顧問,幾乎向當年的基辛格看齊。
也可以說,馬斯克離開白宮以后,魯比奧就是特朗普最器重的人。
【好幾個月過去了,魯比奧在外交領域沒有什么亮眼表現】
這當然不是因為他的能力有多出色,無非是他表現得對特朗普最為忠心而已,他對總統負責,而不是對國會負責。
只是魯比奧在實質性政策措施上幾乎沒有突破,無論是中美“戰略競爭”,還是斡旋俄烏和巴以問題,都沒有拿出什么讓人眼前一亮的表現。
幾個月前難得與中國通一次話,還得到了一句“好自為之”的警告。
一些民主黨人干脆表示,自己很后悔投票給魯比奧,支持他當國務卿。魯比奧當然不吃這一套,雙方在聽證會期間爆發激烈爭執。
共和黨倒是對魯比奧不乏贊美之詞,稱他和特朗普搭檔,在短時間內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不過這里并不包括失敗的關稅政策,以及特朗普處理中美關系的做法在內。
【此前中美外長通話,魯比奧還得到了一句“好自為之”的警告】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魯比奧當年做參議員的時候,是個臭名昭著的反華政客,炮制過很多挑釁意味濃厚的鷹派法案,很早就遭到了中國的制裁,到現在還躺在名單里。
可只有當上國務卿,走上中美外交的第一線,魯比奧才深刻地意識到,中國是個難以應付的對手,想要對中國示強,他那點動嘴皮子的本事是遠遠不夠的。美國也早就不能“實力地位出發”和中國打交道了。
美國還有其他鷹派人物,把中國渲染成美國安全的“生存威脅”,然而特朗普政府面臨的命題,不是怎么化解“威脅”,因為這只會讓中美之間出現嚴重的誤判事件,而是要學會與中國共處。
強硬的鷹派政策,對達成這個目標無濟于事。但魯比奧除了對華示強,企圖似乎也沒有別的本事拿得出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