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如今,手機、智能手表、電腦等電子產品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這類產品大多需要充電數據線,不少人習慣把數據線一直插在電源上,殊不知,這樣的不當使用習慣容易引發短路,有發生火災的風險。我們先來看幾個發生在浙江的案例。
去年3月26日,浙江金華市金東區一輛新能源車的副駕駛位置突然冒出火光,火勢迅速擴大燒著了車輛的前半部分。
由于車門車窗緊閉,車內氧氣消耗完后,火焰逐漸熄滅,并未造成人員傷亡,但車輛損失嚴重。
經調查,車輛起火時處于充電狀態,車內一根手機充電數據線插在USB口,在通電的情況下,發生短路,最終引發自燃。
同樣,今年5月12日,嘉興平湖市的沈先生準備開車出門,卻發現有黑煙從車門縫隙冒出,他趕緊滅火,經查,自燃原因也是因為手機充電數據線短路導致。
手機充電數據線短路還引發了房屋著火,今年5月,溫州市平陽縣一出租屋發生火災,大火被撲滅后,相關部門調查,起火原因是長時間未拔的手機充電數據線短路后引發的,所幸事發時屋內沒有人員被困。
充電數據線質量比拼
消防試驗揭示差異
從前面的幾個例子可以看出,一根小小的充電數據線,也要謹慎使用。現在市面上的充電數據線五花八門,它們究竟存在哪些差異呢?
浙江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的消防員通過試驗表明:使用劣質充電數據線,發生短路的風險高。
試驗前,消防員隨機購買了白色、藍色、黑色三款價格不同的手機充電數據線。其中黑色數據線價格9.9元,藍色數據線20多元,而白色的某品牌數據線60多元。
首先進行的是阻燃性能試驗,消防員用噴火槍分別對三款手機充電數據線進行了燃燒。記者發現,黑色和藍色的手機充電數據線相對易燃,且離開火源后,依然可以保持5~8秒的燃燒狀態。
而白色的手機充電數據線則不易燃,需要噴火槍持續加熱后才會燃燒,當火源離開后,火焰1秒左右便會自動熄滅。
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隊蕭山站消防員 孔丹陽:藍色和黑色的線,相對來說價格比較低廉,比較劣質。它燒完過后,它的銅線完全暴露。我們燒完過后,它外面的保護層也會黏附在一起。如果我們使用的是這兩款線,可能會存在發生火災的風險,如果我們使用的是白色這款線,它阻燃效果比較好,離開明火后1至2秒就會自動熄滅,大大減少了火災發生的概率。
隨后,消防員又用三款同樣的充電數據線進行了鹽霧抗腐蝕性試驗。鹽霧試驗是人工模擬含鹽的潮濕環境,測試產品或材料的耐腐蝕性能。消防員將三款手機充電數據線的USB接頭分別浸泡在鹽水溶液中,兩小時后發現,黑線與藍線的接頭出現了明顯變化。
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隊蕭山站消防員 孔丹陽:黑色和藍色數據線,發生了很明顯的銹蝕變化。白色數據線的造價相對比較高,所以它沒有很明顯的銹蝕。銹蝕在充電過程中可能會造成短路的現象,短路會大大引發火災發生的概率。
如果充電數據線發生短路引發火災,消防員建議使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撲救。
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隊蕭山站消防員 孔丹陽:如果發生火災,我們建議不要用手直接拔掉數據線,因為火焰它會對數據線的絕緣層造成破壞,會導致銅線的裸露,如果我們用水撲滅,水會導電也會有觸電的風險。
充電器久充不拔引發火災
消防及時撲救
火災隱患除了充電數據線的質量問題,還有剛才我們提到的充電器久充不拔的情況。
日常生活中,為方便給手機充電,不少人都習慣將手機充電器一直插在插座上;帶電的充電線接口,甚至還放在枕邊和床鋪的位置,這都可能帶來風險。
5月16日,廣東佛山一小區居民家中發生火災。消防員撲滅現場明火后,火災調查人員在現場發現,起火臥室內家具、電器、床具等均被燒毀,床頭位置有明顯的煙熏痕跡。
事故過火面積約5平方米,所幸無人員傷亡。
起火房屋業主 黃某:當初我和我老婆開車出去,大概沒超過10分鐘,就看到有消防車過來。物業立馬就打電話過來,說我們家著火了,我大吃一驚,馬上趕回去。
據了解,為方便充電,業主在床頭窗邊位置放有一個插座,且手機充電器一直插在插座上。
起火房屋業主 黃某:一般排插上面都插了有三四個充電頭,安全意識沒有那么強。
經消防部門初步調查判斷,起火原因疑似因業主床頭的充電設備發生線路故障,接觸并引燃床上被褥所致。
不久前,江蘇揚州消防部門也接到一起警情,當地一民房突發火情。消防員到場后迅速撲滅明火,所幸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經調查,起火點同樣位于屋內床頭位置,業主在這里擺放有一個充電插座。
不久前,江蘇宿遷一名網友吳女士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向大家回顧了自己家臥室起火的經歷。據介紹,吳女士的女兒也是不慎將插上電源的手機充電線丟放在枕邊,引發事故。
業主吳女士:當時我挺慌的,我用手去撲了火一下,結果手一下子被燙到了。當時我也沒有想到充電器為什么會著火,也沒有想著把充電器拔下來。
消防試驗:充電器長時間不拔存隱患
手機充電器在長時間通電狀態下,為何容易引發火災事故?我們又該怎樣正確使用充電設備呢?我們再來通過以下幾個消防試驗來為大家揭曉。
消防員從市面上購買了六款不同品牌的合格手機充電器產品,并使用一支可精確識別電流線路通過的感應式測電筆,對插在插座上未給手機進行充電的充電器和電線進行測試。
可以看到感應電筆上的綠燈紛紛亮起,且長時間顯示,證明手機充電器即使在沒有充電的情況下,充電器和充電線上都是有電流通過的。
消防員隨后使用熱成像儀直觀觀測多個插在插座上的充電器,發現這些充電器即使在沒有充電的情況下,其內部的溫度均普遍超過27攝氏度。而當消防員將充電線進行短接,模擬充電線破損出現短路的情況后,發現在短短幾分鐘里,充電器的溫度迅速上升到了36攝氏度,且出現持續升溫的現象,最高可達53攝氏度。
消防員此時將裸露的兩個線頭在錫箔紙上輕輕滑動,可以看到錫箔紙上還產生了明顯的紅色電火花。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數理學院副教授 孟德忠:充電器只要接到線路板插座上,即使沒有負載,也會產生一定的電流,會一直處在工作狀態。如果長期不拔,它會持續發熱,從而加速內部電子元件老化,使用壽命會縮短,也容易產生短路或者高壓擊穿,埋下火災隱患。
此外,專家也提醒,使用功率不同的電腦充電設備給手機充電等行為,同樣容易對手機電池造成傷害,帶來安全隱患。
北京市海淀區消防救援局法治與社會消防工作科工程師 李興剛:使用電腦(USB接口)為手機、平板等設備進行充電,往往會因為電壓不匹配,導致充電線路荷載增加,發生短路的概率也會增加;此外,使用劣質充電器及充電線,由于其中電流保護裝置缺失,或是線路無法承受相應充電電流,也會導致充電器發熱,進而增加火災風險。
消防部門提醒,市民在使用手機充電器時,應首先選擇購買原裝的合格產品,同時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做到充完電后關掉插座電源或拔下充電頭,不要將插上電源的充電線隨意放置在床上,避免因充電設備過熱引燃周邊可燃物造成更大損失;平時手機充電時間也不宜過長,警惕整夜或長時間充電等行為導致手機電池發熱,引發危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