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百米長的國寶級圖卷,成為“畫中人”是種怎樣的體驗?從紛紛落雪的北國冬日,到朵朵桃花的江南春色……720°光影大賞,每一秒都太好出片啦!
5月13日,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現代快報攜手推出的《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沉浸式展覽,正式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8號展廳亮相。展覽以“流動的大運河”為主題,通過數字化光影技術讓總長135米、高3米的圖卷“活”起來。
《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作為當代運河題材藝術創作的巔峰之作,匯聚8省市15位書畫名家的筆墨。丁帆作序,楊志純題跋,夏堅勇、葉兆言等文學名家撰寫各篇章文字介紹和題記,全部文字由孫曉云書寫,趙彥國治印。畫卷分為“中國古代偉大創舉”和“新時代輝煌篇章”兩部分,詩、書、畫、印和諧交融。
當這樣一幅畫卷在光影重構中蘇醒,變成一個奇幻的“世界”,會是什么模樣?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現代快報攜手,用AI解構筆韻、3D建模山河、720 °光影漫卷……精心策劃制作《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沉浸式展覽,就在中運博8號廳等你!
本次展覽深度融合數字孿生、空間計算與多模態Ai技術,以動態還原千年運河盛景。
通過3D掃描與AI建模技術,結合空間投影矩陣與曲面矯正算法,在環幕與地面構建360°全包裹視覺空間。
通過大氣模擬技術實現四季變化,讓觀眾可穿透畫面探索運河開鑿、沿線漕運碼頭、市井生活,運河沿線新時代發展等場景;采用7.1聲道,通過聲場定位系統配合杜比全景聲,模擬開鑿聲、槳聲、市井聲與環境聲效;讓傳統藝術瑰寶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生。
來一趟奇幻之旅,解鎖你的視覺與心靈,觸摸2500年的運河脈動,生生不息。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裴詩語 張文穎/文 袁俊帆 穆子健/攝 姜彬彬 王紫君/編導 孫佩佩/后期 李卉子/設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