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樓道里電線像‘蜘蛛網’,晚上回家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孩子絆倒。現在停車場整潔明亮,充電掃碼即充,安全感滿滿!”5月22日,居民王娟娟的切身感受,道出了平頂山市新華區青石山街道井青社區200余戶居民的共同心聲。
如今,曾經困擾居民的停車難題得以破解,這份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讓大家的幸福感與獲得感節節攀升。
在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代浪潮中,井青社區黨委以黨建為引領,將“民生痛點”轉化為“治理亮點”。長期以來,隨著城市發展和居民生活需求升級,電動車亂停亂放、私拉電線充電等“城市病”,不僅破壞社區環境,更嚴重威脅居民生命財產安全。面對這一難題,井青社區黨委主動擔當,牽頭整合社區黨組織、業主單位平煤九礦、物業管理委員會、物業公司、黨員志愿者等多元力量,構建起“黨建引領、多方協同”的治理共同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資源整合、矛盾協調、服務供給中的核心作用,凝聚起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
破解停車場收回難題的過程中,井青社區黨委堅持法治思維與群眾路線雙管齊下。社區黨支部聯合業主委員會,依據《物業管理條例》等法規,與原管理方展開多輪協商。面對復雜的權屬爭議,果斷通過法律途徑明晰停車場權屬,彰顯依法治理的智慧與決心。與此同時,社區第一網格網格長劉亞輝帶領五名微網格員深入群眾,開展20余場政策宣講活動,覆蓋1500余人次。通過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耐心化解居民疑慮,贏得廣泛支持,將黨的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如今,改造后的地下停車場已配備智能充電樁、全方位監控系統等現代化設施,實現規范化、智能化管理。這場從“閑置空間”到“民生福地”的轉變,正是井青社區“黨建+自治”模式的生動實踐。社區以黨建引領激發居民自治活力,已有50余名居民主動加入社區志愿服務隊,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這一創新模式不僅解決停車難題,更增強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與認同感,讓基層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溫度。
“我們將持續深化‘共筑共建’機制,錨定‘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目標,進一步整合轄區資源、優化服務供給,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推動更多民生問題有效解決。”新華區青石山街道黨工委書記賈霖表示,井青社區的實踐,為新時代基層治理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鮮活樣本,更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注入強勁動能。(來源:平頂山市新華區委宣傳部 作者:李穎 崔文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