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區域發展的“硬支撐”,更是企業群眾的“暖心秤”。今年以來,吉林市船營區以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目標,從提能便民到數字賦能,從權益維護到監督護航,打出一套優化營商環境的“組合拳”,共同勾勒出船營區“高效、便民、規范”的營商環境新圖景。
提能便民:隊伍鍛造與服務創新雙輪驅動
今年以來,船營區以“優化企業群眾辦事體驗、提升服務質效”為核心目標,堅持“能力建設”與“服務延伸”并重,既鍛造“一人多技”的服務鐵軍,又以暖心舉措破解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在隊伍建設上,通過精簡標準化服務程序、細化崗位職責分工、強化監督與培訓雙軌驅動,著力打造“一人多技”“一崗多能”的復合型窗口隊伍,從業務流程規范到應急問題處置,從政策解讀能力到溝通服務技巧,系統化培養推動工作人員服務水平全面躍升,為高效服務筑牢人力根基。
在此基礎上,船營區持續完善幫辦代辦、預約延時等利企便民服務機制,將隊伍能力轉化為服務實效。近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公共區域維修項目負責人劉先生的經歷便是生動縮影——因緊急情況,他在4點20分(臨近下班)趕到船營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施工許可,船營區政數局立即啟動延時服務機制,聯動市質監站、區住建局三方高效協作,僅用半小時便完成審批,保障了項目順利推進。“犧牲休息時間加班辦理,半小時拿到許可,這服務太高效!”劉先生的由衷贊嘆,正是對利企便民服務的最佳肯定。截至2025年5月,船營區已累計提供幫辦代辦服務33次、延時服務61次,用“主動跨前一步”的姿態架起政企“連心橋”,真正實現“隊伍強、服務暖”的良性循環。
數字賦能:構建“雙線”服務企業新生態
為破解企業“訴求響應慢、辦事渠道散”痛點,船營區創新推出“線上+線下”服務組合拳,打造全場景覆蓋的服務閉環。線上端以“服務企業碼”為抓手,通過全域覆蓋張貼7000張銅版紙碼牌,實現全區主要街路經營主體“一碼通辦、掃碼即達”;同步建立閉環督導機制,成立督導組抽檢張貼情況,推行“無訴求上報”周通報制度,推動企業掃碼上報訴求807件,上報量穩居全市前列,讓企業訴求“指尖可觸”。企業通過掃描“服務企業碼”向船營區服務企業辦反映,清真美食街違建棚子臟亂差,咨詢什么時候能夠拆除。收到訴求后,船營區服務企業辦應用“九解一協調”轉辦機制,將訴求迅速轉辦至轄區街道,街道城管科匯同區執法局積極協調商戶,經過不懈努力,最終將美食街內所有違建棚子進行了拆除,船營區充分應用“九解一協調”服務企業機制,多部門聯動及時為企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線下端將服務窗口前移,在區政務服務中心稅務、市場監管窗口設置“九解一協調”服務指南展板,配備專人“一對一”受理企業訴求,搭建政企溝通“直通車”;同時打通“線上+線下”聯動渠道,依托助企服務平臺實現訴求“掃碼即報、窗口即接、專班即辦”,橫向聯動部門、縱向穿透層級,真正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專項整治:守牢涉企為民權益底線
為切實維護企業群眾合法權益,船營區以“零容忍”態度開展涉企為民服務領域專項整治,構建“制度+宣傳+參與”全鏈條保障體系。一方面,印發涉企為民服務領域專項整治方案,成立領導小組,下設7個具體工作組協同作戰;另一方面,通過公共辦公場所LED屏滾動宣傳、區政務服務中心/鄉鎮街道/社區三級便民服務網點張貼海報、“船營發布”微信公眾號及政務公開網站線上公示等多渠道,廣泛公布投訴舉報電話及現場受理地址,同步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監督,織密權益保護“防護網”。
監督賦能:構建營商環境長效護航機制
船營區堅持“監督即服務”理念,通過“三措并舉”推動營商環境監督走深走實。一是強化部門聯動,區營商環境辦與區紀委建立案件線索信息共享機制,對高頻事項流程開展聯合監督,對破壞營商環境的違規違紀違法問題優先辦理、限時辦結;二是建強監督隊伍,選聘48名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營商環境監督員,設立5個營商環境監測點,延伸監督“觸角”;三是提升監督實效,指導監督員定期開展明察暗訪,通過“發現問題-反饋問題-整改問題”閉環管理,推動服務效能持續提升。
從提能便民到數字賦能,從權益維護到監督護航,船營區正以全鏈條、多維度的舉措,持續擦亮“高效、便民、規范”的營商環境金名片,為新時代吉林市全面振興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中國吉林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