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國家醫保局在全國范圍開展藥品追溯碼采集應用試點工作。2024年11月初,針對某藥品追溯碼重復報銷情況在局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上對46家定點醫藥機構進行了公開問詢,邁出了應用追溯碼開展醫保基金監管的第一步。
今天,我們就追溯碼這個新事物一起來聊一聊。
什么是追溯碼?
藥品追溯碼就是每盒藥品的“電子身份證”,具有唯一性。它記錄了藥品從生產到流通的全過程信息。通過掃描追溯碼,可以查詢藥品的生產企業、批次、有效期等詳細信息,確保藥品來源合法、質量可靠。
為什么要掃追溯碼?
掃追溯碼有什么用呢?
①源頭可溯。若某批次藥品出現質量問題,相關部門可迅速定位生產企業,及時召回問題藥品,防止擴散。
②流通透明。記錄藥品流通過程中的各環節信息,從生產到銷售終端一目了然。這有助于防止假藥、劣藥混入供應鏈,發現異常可及時調查。
③用藥安心。患者是藥品使用的最終環節,藥品追溯碼也為患者提供了可靠的用藥保障。患者可以通過掃描藥品追溯碼,了解藥品的基本信息和真偽情況。特別是對于一些需要長期用藥的慢性病患者,能更加放心地使用藥品,不用擔心買到假藥或者過期藥。
此外,如果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追溯碼提供的信息也有助于醫療機構和藥品監管部門快速查找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在使用追溯碼的現在,轉賣醫保藥品就相當于在藥盒上貼上了自己的身份證,賣出去的每一盒藥,在醫保大數據監控下,都會原原本本成為賣藥人違法犯罪最直接的證據,無所遁形!
同時,今年7月1日起,全國所有醫保定點醫藥機構在銷售藥品時,必須按要求掃碼后方可進行醫保結算。
為什么不能購買藥販出售的藥品?
①假藥害人——治病不成反要命。“回流藥”中可能混雜假冒偽劣藥品,有效成分不足甚至含有毒害物質。患者使用后不僅無法治病,還可能引發嚴重不良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②錯藥傷人——吃比不吃更可怕。有的藥販子在拆解重組“回流藥”過程中,劑量規格、藥品種類往往產生混淆。小孩吃了成人藥會有生命危險,需要促進血液循環的患者吃了凝血藥更可能會直接喪命。
③過期藥誤人——藥效盡失誤病情。回收的藥品可能已經過期或儲存不當導致變質,有效成分降解失效。患者使用這類藥品,輕則延誤治療,重則導致病情惡化。
追溯碼怎么查詢?
可使用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或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驗碼。也可到支付寶“碼上放心”模塊進行查詢。
查詢結果可分為四種情況:
情況1:“未查詢到產品銷售信息”,建議等兩天再次掃碼,如還未出現,說明售出機構未掃描該盒藥品上的追溯碼,可向售出機構或有關部門反映。
情況2:“查詢到僅有1次銷售信息”,如確為本人購買的,說明該藥品合法合規。
情況3:“查詢到僅有1次銷售信息”,如非本人購買,說明該藥品此前已被出售過,極有可能為“回流藥”“串換藥”或假藥,消費者可舉報并拿著銷售小票和藥盒向售出機構索賠。
情況4:“查詢到有2次及以上的銷售信息”,說明該藥品此前已被出售過,極有可能為“回流藥”“串換藥”或假藥,消費者可舉報并拿著銷售小票和藥盒向售出機構索賠。
小貼士: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使用醫保部門以外的軟件或APP掃描藥品追溯碼,得到的信息并不是該藥品的醫保銷售結算信息,不適用于上述方法和結論。
來源 | 奉賢醫保
編輯 | 徐冰冰 陳嘉蕾
熱點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