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樂溪
叨叨單方面宣布,唐國強“暴打”楊迪是2025年度最好笑的綜藝名場面!
在最新一期《這是我的西游》風險控制考核中,鮮少上綜藝的唐老師認真執行游戲規則,毫不放水揮棒打掉了“多比”楊迪的兩只耳朵,直接讓楊迪破防大喊blue了,“把我從精靈打成人了”。
好不容易等來攻防轉換,還沒等躍躍欲試的楊迪上場,眼神清澈的唐老師一屁股坐爆了他的塑料充氣棒。屏幕前的觀眾笑出八塊腹肌,楊迪:沖我來的,我好像被七旬老人做局了!
一檔綜藝節目集齊新生代流量時代少年團+國民偶像唐國強,讓《這是我的西游》成為全年齡向的破圈綜藝,“我們平臺的法務老師都在追,”這是節目總制片人、優酷小美工作室負責人張紅巖的切身感受,“大家普遍的反饋是嘉賓陣容很驚喜,節目看起來好玩又解壓。”
如何活用《西游記》這樣一個經典IP,帶給觀眾輕松愉悅的情緒體驗?西游團人選搭配上有哪些巧思?剛經歷荒島求生、又來人間“取經”的時代少年團,在節目中有怎樣的成長蛻變?
我們與張紅巖聊了聊這趟「西游」之旅的收獲與驚喜。
節目組三顧茅廬,
“你的強”來了!
羊力大仙,百眼魔君,伶俐蟲,昴日星官......西游團在修煉學院進行“靈氣”評比考核時,眼力題里這些妖魔鬼怪的名字喚起了大家的西游記憶。
市面上以《西游記》為藍本策劃的綜藝并不鮮見,但多數會套用師徒四人的主角團身份。而《這是我的西游》另辟蹊徑,讓西游團成員化身小妖來完成人間試煉,體驗西游精神。
西游百妖譜亦是人間眾生相,《這是我的西游》第二期大家來到“很牛”互聯網公司入職,從復刻自己的鬼畜表情包解鎖公司門禁,到運用deepseek完善簡歷、處理突發任務,《西游記》中的九九八十一難,落地為認真生活,快樂打工的日常挑戰,西游團0幀起手整頓職場的畫面,也讓年輕觀眾更有情緒代入感。
職場篇考驗個人能力與團隊協作間的平衡,“橫漂”篇則折射當下的文娛消費熱點,不僅與《無限超越班》夢幻聯動,還邀請代高政、馬小宇、申浩男、錦超等眾多短劇男神作為助演,幫西游團成員完成短劇拍攝初體驗:古裝權謀、豪門宅斗、都市奇幻、民國諜戰,觀眾愛看的熱門題材在節目中幾乎被一網打盡。
值得注意的是,每部短劇的拍攝都有專業導演團隊作為支撐。在張紅巖看來,即便是拍攝幾分鐘的劇情也要保障品質,這是對于短劇行業更是對于觀眾的基本尊重。
將團隊協作、堅守初心、明辨是非等西游精神融入節目,“我們看到在各種場景下不同的設計,它本質還是普通人面對生活歷練的故事,”她覺得。
“節目并不想強上價值,如今觀眾的選擇太多了,讓大家發自內心地笑是非常難的事情。能夠通過游戲環節和對抗場景最終實現一個有意思的結局,觀眾在觀看過程中獲得輕松解壓的情緒價值,這是我們想要追求的。”
而如何逗笑觀眾,這非常考驗節目嘉賓之間的化學反應。“我們在人選搭配上花了很多心思,”張紅巖坦言。“像謝娜、楊迪和于洋的加入,比起一些人上節目假嗨,他們是真能逗笑人的綜藝效果保障。”
有了確定性的部分,再融入唐國強這樣的老藝術家增加節目的未知性。張紅巖告訴叨叨,邀請唐老師的過程堪稱三顧茅廬,鮮少上綜藝的唐國強一開始拒絕了他們,但最終被節目組的誠意打動,“他覺得可以試試跟年輕人一起錄綜藝,對于沒做過的事他很有好奇心。”
飾演諸葛亮、雍正等經典角色,以及“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的名場面,讓唐國強成為Z世代耳熟能詳的B站男神。
作為西游團中的大前輩,唐老師和年輕人相處起來完全沒有架子,也從不會不懂裝懂,比如錄制中遇到像“社死”、“喪尸”等新詞匯,“他會非常坦然說自己很傳統不能接受,他的精神狀態是真實、自在的。”
從“暴打”楊迪,到誤以為節目錄制結束而“跳井”自爆身份,搞笑而不自知的天然呆萌,讓唐國強成為貢獻無數笑點的綜藝圣體。
同時身上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也讓唐國強在面對短劇拍攝時,一陣見血地指出劇本邏輯問題,以自己的表演經驗去完善最后的呈現。
老藝術家與時代少年團的碰撞實現破圈效果,讓《這是我的西游》開播優酷站內熱度值就破萬,并連續多日登頂貓眼網絡綜藝熱度榜日冠。
“做綜藝是要冒險的,如果你組了一個完全在預期內的陣容,很難有驚喜,”張紅巖認為。“事實證明唐老師的精神狀態很受年輕人追捧,他看起來比我們都有朝氣,充滿了無所畏懼的新鮮感。甚至在體力和精神狀態上都強于我們,節目錄制的時候,他時刻保持精神熠熠的感覺,而且很投入。”
西游團“取經”之旅:
零幀起笑默契滿分
“看完四期《西游》之后,終于分清了時團誰是誰!”
這是很多追《這是我的西游》的路人觀眾的真實反饋。通過節目中的表現和與西游團其他成員的互動,能看出時代少年團7位少年的性格魅力各異:
馬嘉祺在職場面試環節展現出超高情商,丁程鑫綜藝感極強,粉撲奇襲于洋把他從瘋帽子秒變“光頭強”,作為“結界獸”組合的宋亞軒和賀峻霖透著一股子機靈勁兒,在比拼環節總能搞笑互掐,認真對戲時則默契滿分。
組詞游戲脫口而出“媽替”的張真源,是網速12G的沖浪少年,帥氣99分只給智慧留1分的劉耀文,猜歌名也不耽誤凹造型;而每次都能精準判斷臥底的嚴浩翔,無愧于“綜藝邏輯鬼才”之稱。
和時代少年團一起錄節目,張紅巖的明顯感受是“他們比我想象中更放得開了”。一方面綜藝感越來越強,拋梗、接梗更加自如;另一方面養成系的優勢在于大家彼此知根知底,觀眾看不透的臥底身份很容易被團內成員一眼識破,反復破防的喜感陡增。
比如劉耀文每次領到身份時話都會變少,宋亞軒成為“異族”被大家圍著追問時立馬掛臉,讓原本撲朔迷離的猜人環節變成“明匪”局。
“他們的默契度,是你組建一支新的嘉賓陣容沒法達到的,”張紅巖坦言。“很多爆笑的綜藝效果,真的是因為彼此熟透了,不管你是不是時團的粉,都會覺得他們是很有意思的一群少年。”
時代少年團與唐國強的年齡跨度相差50多歲,從一開始苦記七個人的名字被戲稱“禁止虐待七旬老人”,到后面連環追擊戰唐老師唱空城計反襲嚴浩翔,老少搭配帶來的化學反應是令人驚喜的。
精靈村一期更是笑點爆棚,不懂游戲規則但勝負欲很強的唐老師蒙眼揮棒,將楊迪、馬嘉祺和賀峻霖打得落荒而逃;由于錯認于洋和丁程鑫是“異族”,整整一期唐國強都陷入犧牲自己掩護同伴的自我攻略中,而小丁和于洋也樂得將計就計,看唐老師如何破局。
“藝人們也非常喜歡現在西游團11個人的搭配,”張紅巖告訴叨叨。“一是大家比較熟,二是有化學反應,他們錄制一次就達到別人錄制四到五期的效果。”
在品牌投放日趨理性的市場環境下,《這是我的西游》依然獲得美團團購冠名,以及芬達、喜臨門、華為NOVA、友臣肉松、清揚等多個品牌植入,足見其內容品質的過硬。
張紅巖一方面感謝品牌對于項目內容以及嘉賓陣容有信心,一方面也感慨客戶對于商務植入的高要求,“如今客戶已不再滿足于單純的口播或者中插,而是希望廣告長在內容里,成為你設計中必要的一部分。”
比如第四期“誰是麥霸”的挑戰,西游團頂著被狂風追亂發型與表情管理的風險,要聽前奏快速猜出粵語金曲、動畫片、西游主題曲的名字。整個環節其實是美團團購5折團KTV的廣告,但植入絲滑不違和,西游團力爭“中華小曲庫”title的比拼讓觀眾看起來津津有味。
據張紅巖介紹,節目組專門配備了游戲導演服務于客戶需求,也提升觀眾的觀看體驗,“你不在感覺看廣告是影響內容的,而是巧妙鑲嵌在內容中植入用戶心智。”
在與地方文旅的結合上,《這是我的西游》通過妝造、游戲設計等細節融入當地風俗特色,比如在世外桃源葛仙村安排精靈主題,夜游婺女洲觀賞打鐵花,來到每年辦時裝周的濮院古鎮時,西游團全員時尚造型亮相,僅靠拍攝時的路透就未播先火,大家爭相來同款旅游地打卡。
“對當地文旅的展示,我們希望不是那種宣傳片式的的大段介紹,觀眾也不會特別想看。要盡量找到與當期主題比較融合的景點,讓觀眾在歡聲笑語中自然收獲對于當地人文的印象,”張紅巖認為。
從《西游》到《風犬》,
“小美出品”
為何總能長在觀眾的心巴上?
《這是我的西游》結束橫店錄制后,作為資深綜藝人的張紅巖一度有了為西游團成員定制微短劇的沖動。
年輕敢玩,銳意創新,這是張紅巖帶領的優酷小美工作室的優勢。在《我們戀愛吧》、《怦然心動20歲》等情感類綜藝口碑出圈后,今年小美工作室制作的《無限超越班》《這是我的西游》《風犬下西洋》《OST原聲世界》等節目,已經向戶外綜藝、表演綜藝、音綜等多元賽道不斷拓展。
其中全男陣容感官系旅行綜藝《風犬下西洋》,剛官宣就登上各大社交媒體平臺高位熱搜,足見小美工作室對于觀眾想看什么的心理訴求嗅覺極其敏銳。
“市面上目前有不少節目在打‘全女綜藝’的點,但缺少一檔高光展現男性魅力的節目,我個人想做這方面優酷的標桿綜藝。”
張紅巖用「熱血」、「躁動」、「自由」、「真摯」來定義《風犬下西洋》的氣質,如果說公元1405年鄭和下西洋是一場偉大的海洋探險,600多年后七個富有冒險精神的男人重走這條世界航線,會經歷怎樣的未知挑戰,又會迸發出哪些動人的情感表達,無疑是值得期待的。
對于網傳的“集齊女性理想型”的擬邀嘉賓名單,張紅巖坦言除了大冰老師因為身體原因明確拒絕,其他人節目組都有在接觸與推進中。聊到選人的標準,“我們想集結風評很好,具備領導性與決策力的男性,”她告訴叨叨。
作為七位男人的異域探險番,本不相熟的大家如何形成默契也是《風犬下西洋》的看點。團隊中有外國成員,在不安排翻譯的情況下怎樣打開社交局面,又是否能在星辰大海中坦露心跡,真正形成團魂,都為下西洋的旅程增加了不少未知性。
而在卷到飛起的音綜賽道推出《OST原聲世界》,也是一場冒險。
富有標識性的賽道,具備記憶度的選手,以及舞臺競技的話題性,在張紅巖看來是爆款音綜的必備條件。除了優酷的《劇好聽的歌》,市面上針對OST音樂推出的音綜并不多見,《OST原聲世界》集結數十位頂級音樂人來演繹創作OST作品,比拼的不僅是唱功而是「唱商」:
無論憑一己之力讓作品成為年度熱單,還是為經典IP注入新靈魂,能否通過音樂喚起大家的情感共鳴將決定殘酷PK的成敗,“聽眾是否愿意把這個人的歌加入自己的歌單中,是我們的評判標準。”
“好內容是不分賽道的。”在張紅巖心目中,小美工作室是一支擅長做人、觀察人,擅長講故事的團隊,既能夠構建自己心中的世界觀、又能滿足觀眾的情緒價值,是大家做節目的動力所在。
一群熱血沖動的多血質小伙伴,對于好內容有近乎“變態”的熱愛,在與張紅巖的聊天中,能夠很容易感受到她所帶領的團隊氣質。每年小美工作室都會研發十多個項目,而今年是將這些創新綜藝落地的關鍵一步,“團隊有30多個人,雖然大家一直跟著我做節目,但大家都有自己想要嘗試的東西,我肯定鼓勵他們探索新的可能性。”
正如《這是我的西游》里引用《西游記》片尾曲的一句歌詞,“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創意先行,開拓務實,讓小美工作室在打造爆款綜藝之路上越走越扎實,“做綜藝充分享受創作的過程,永遠保持對新事物的好奇心,”這是張紅巖的心得體會,“更不用標簽化自己,這點很重要!”
○ 記 者○
視覺| 蛋蛋
運營 | 曉滿、杜杜、麗璇
請聯系:TDDshangwu(微信ID)
轉載
請聯系:manxiaoyu001(微信ID)
桃叨叨的小桃子聚集地
追愛豆 · 看劇 · 聊電影 · 吃瓜
↓關注【AKA桃叨叨】視頻號,收獲更多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