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杰 攝影報道
主持人戴著影目科技眼鏡進行提詞,強大的AI現場實時翻譯;以星藍星、元夢空間、世優宇宙等成都數字文創代表企業帶來的創新產品令人應接不暇。
5月22日,以“文創天府·蓉耀未來”為主題的成都市文化旅游產業鏈創新場景供需發布會舉行。首批76條文化旅游產業鏈場景在會上發布,其中場景需求37條,場景供給39條,涵蓋了數字文創、旅游、音樂、體育、會展等文化旅游產業鏈重點領域。
活動現場
搭舞臺:
文化與科技的“同臺競技”
作為最具創新活力的城市之一,成都著力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暢通要素資源高效配置的通道,始終積極為經營主體搭建舞臺,讓市場的力量站在產業變革的C位。本次發布會聚焦文化旅游產業鏈的“創新場景”,就是要通過場景賦能,為具有首創性、變革性的新技術、新產品提供“試驗場”與“首秀臺”,讓經營主體的“能力供給”與“機會需求”實現雙向奔赴。
會場外圍設置了體驗區,參會人員在現場可以體驗到裸眼3D、VR眼鏡、AI數字人等數字文創新技術、新產品,為有場景供給能力的企業提供演示舞臺,讓“產量”變成“流量”。
活動現場
場景需求推介環節,來自英雄電競的國際電競賽事合作、成都音樂文創園管委會的數字文創場景、成都自然博物館的自然主題類沉浸式VR體驗場景、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區管理局人體外骨骼項目的相關代表逐一上臺。
以成都自然博物館為例,其“自然主題類沉浸式VR體驗場景”深入研究自然館的主題定位與受眾需求,精心策劃并制作高度契合自然館主題的原創內容,將內容與創新多媒體手段有機整合打造極具吸引力與教育意義的沉浸式VR體驗。“我們希望合作方具備文化內容制作資質,確保能提供符合自然館主題且高質量的內容;與此同時,精通前沿的 VR 技術,熟練掌握創新的多媒體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互動投影技術、全息投影技術等,可將自然科普知識以新穎、互動的方式呈現給觀眾。”成都自然博物館文旅產業部負責人王科推介道。
場景供給推介環節,則囊括了力方數字科技的視覺科技文旅項目、京東方藝云科技的文旅數字化創新場景案例、成都星藍星數字科技裸眼3D全息技術、成都每經新視界科技雨燕智宣AIGC智創傳播平臺、成都卓影科技AI健身環項目。
促對接:
供需兩端“同頻共振”
這場發布會不僅僅只是為成都文化旅游產業鏈相關企業搭建一個展示舞臺,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深度權威的政策發布與解讀,面對面為企業提供針對性的惠企服務,賦能企業拓展市場合作空間。
“我們針對企業‘找融資、拓市場’等實際需求,開展數字文創政策、文創通、文創基金、版權ABN等舉措解讀,為企業建強創新主體、開展創新成果轉化、優化成果轉化生態、建設數字化轉型項目、提供數字化服務等多個領域提供政策和金融支持。”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
機會清單“一碼可查”
記者從發布會現場了解到,為順應數字文創產業發展趨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成都正在制定支持數字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的“1+4”系列政策。“1”是指《成都市加快推動數字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4”是指細分領域4個政策,包括《成都市促進影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成都市推動游戲電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成都市推進科幻內容高質量創作與轉化的若干政策》《成都市關于培育發展數字文創初創企業的若干政策》。
在深入解讀重磅政策的同時,本次發布會堅持場景供需兩側發力,推動掌握潛在場景資源的產業園區、景區、相關區(市)縣、文博單位、市屬國有企業、鏈主企業等,精準挖掘釋放場景需求,發布場景需求清單,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從供給端到需求端的“同頻共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