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眾朋友們,晚上好。
先講一個流行了幾年的網絡段子。世界上最厲害的“啃老族”在哪?答案是埃及。原因是,老祖宗4600多年前留下的埃及金字塔,至今都在源源不斷地哺育埃及旅游業,使后者以占GDP12%的比例,穩坐埃及的支柱產業之一。
段子只是段子,現實更具參照。近來,有數據顯示,坐擁桂林核心景區的企業“5年虧損近10億”,或許我們不得不承認,文旅產業已經告別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啃老族”時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響徹了800多年的美譽至今吸引著無數人。作為世界自然遺產,桂林山水有得天獨厚的喀斯特地貌,塑造出兩江四湖、象鼻山、陽朔遇龍河、龍脊梯田等等景點;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匯聚了壯、回、苗、瑤、侗等28個少數民族的獨特魅力,三月三歌圩節在唐初就有著“帳飲傾城沸江曲”的盛景。
緣何虧損?原因可能有千萬般。以筆者的旅行經歷而言,隨處可見的細節里也能找到一些端倪。走在疊彩區的老城路上,馬路牙子可見塑料袋、竹簽、泔水等垃圾雜物,經過的路人不時在身邊“嗬忒”出一道弧線。在園博園旅拍時,點名體驗的壯族服飾怎么看也不對味,手機檢索后才發現,壯族頭飾被替換成了苗族銀帽,和攝影師交涉,卻被告知配套頭飾不夠用了,只能用苗族的來混搭:“都一樣是少數民族,無所謂的啦。”為嘗陽朔啤酒魚,當地的朋友堅持陪同我們去指定店家,“不然你這外地口音一出,妥妥待宰”……
20元人民幣背面的“山水名片”,取景于桂林陽朔興坪鎮的黃布倒影。圖片來源:南風窗微信公眾號
當然,企業的虧損、一些亂象并不能代表整個桂林旅游市場。廣西文旅廳也在努力,近期在桂林開展2025廣西旅游年旅游市場秩序集中整治行動,取得相應成效。盡管桂林市旅游業的表現并不差,但部分游客口碑逆轉值得注意。在推進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整個桂林市的旅游業需要一盤棋考量,如何煥新游客心中的旅游形象?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今天人們通過文旅獲得的,不再是單純的視覺享受,而是別樣的生活體驗。曾經,風景獨美就是發展文旅最好的金字招牌;如今,單純依賴自然景觀的“坐商思維”已難以維系市場競爭力。有調查報告顯示,“花式寵客”在2023年就已成為旅游業年度關鍵詞。城市有沒有真誠待客,是目的地重游黏性上升的關鍵參數。尤其在短視頻營銷助推下,游客口碑對文旅的影響愈加放大。
明明具有先天優勢,傳統旅游城市如何煥發新生?答案也許就在“花式寵客”上。
寵客,寵在時刻關切游客體驗感的真心。因游戲《黑神話:悟空》意外爆火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隰縣小西天景區,本不具備大規模大流量的接待屬性。在遭到游客因擁擠高喊的“差評”后,當地沒有心懷委屈,而是勇敢接受,副縣長唱歌安撫、文旅局公開表態,接住了這波“潑天的富貴”。
寵客,寵在吃透民俗、解碼文化的誠懇。國內不少地方主打少數民族文化體驗,那么地處中原的漢文化區如何打造特色?河南鄭州,以一座國內最大規模的戲劇幻城,用21場群像與個體的故事圖景解構中原文化符號,演繹出一篇“中原文明史詩”。
寵客,寵在以強監管為旅游消費兜底的安心。針對各種坑蒙拐騙亂象,有省長放出話來,“誰要傷我們的口碑,我們就砸誰的飯碗”。這不是說說而已。全省實行“先行賠付”機制處理涉旅消費投訴,設立賠付基金,實現30分鐘內賠付反饋。
在“模范生”帶領下,旅游行業正迎來從“流量收割”到“情感經營”的轉型。越來越多的城市認識到,文旅經濟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真誠連接。誰能將“寵客”理念轉化為系統性的能力,誰就能在文旅新賽道上贏得持久競爭力。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山水之間也”。或許,最美的風景不只是山水,更是那些流動的人和凝結的情。
這正是:
山水再美也尋常,
寵客才是新配方。
真心誠意服務棒,
——難忘!
大家晚安!
(文| 馮雪珺)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