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麻煩大家右上角點個“關注”,這樣就不會錯過精彩內容,還能方便隨時查閱。
自二戰結束以來,以色列這個國家的誕生,讓中東地區一直處于持續的不穩定狀態之中。多次中東戰爭的爆發,它依靠美國和西方盟友的支持,逐漸穩固了自己的地位。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在為以色列的行為進行掩護。然而從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始,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美以之間的關系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今年四月,特朗普推行了“對等關稅”政策,而以色列也被列在了加稅名單之上;甚至在美國與胡塞武裝達成停火協議時,也沒有提前知會以色列。
到了今年五月份,特朗普的中東訪問行程中竟然刻意避開了以色列。而在五月二十三日,伊朗和美國將在羅馬展開第五輪間接談判,如果雙方能夠達成核協議,那么對于以色列來說將真正陷入外交困境。
一旦以色列失去了美國這個重要盟友,憑借自身的實力,想要繼續維持“中東小霸王”的地位將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這種生存危機帶來的焦慮感,使得內塔尼亞胡政府開始表現出一種近乎瘋狂的狀態。
根據新華社報道,在當地時間二十一天,由二十多個國家外交官組成的代表團,在約旦河西岸難民營入口遭到了以色列軍隊的開槍警告。
這種對多國外交人員開火的行為,無疑引起了更大的國際輿論反響。就在當天晚上九點,兩名以色列駐華盛頓的外交人員遭到襲擊并當場死亡。
顯然,以色列的這種暴行已經導致美國國內反對猶太的聲音開始興起,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這種情況對以色列而言意味著什么呢?
引發眾怒的以色列
去年十月十日那天,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間發生了沖突,以軍坦克朝著黎巴嫩境內開火,但他們的目標并非黎巴嫩真主黨,而是聯合國維和部隊。
以軍的這次開火直接造成了兩名維和人員受傷;第二天,他們再次對維和部隊開火,又導致兩名士兵受傷;十二日,一名黎巴嫩政府士兵和一名維和人員被以軍的子彈擊傷;十三日,兩輛以軍坦克強行闖入維和部隊駐地。
這一系列針對聯合國維和人員的攻擊行為引發了國際社會強烈的不滿和譴責,連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通過視頻公開批評以軍的行為。
實際上,以色列軍隊對維和部隊開火這樣的事情,在這兩年里已經屢見不鮮。
除了維和部隊之外,像紅十字會的救援人員、人道主義救援車隊等也都曾經遭受過以軍的襲擊。
現在,他們又對著來自二十多個國家的外交人員組成的外交使團開火,這已經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事件發生后,西班牙、埃及、法國、土耳其、愛爾蘭、中國等多個國家都對以色列采取的危險行為表示譴責,并要求就此事進行全面調查,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不過,這種警告對以色列來說已經是司空見慣。對于此次事件,以軍解釋稱開槍的原因是代表團“偏離了既定路線”。但實際上,使團的訪問路線本就在巴勒斯坦官方邀請函上明確寫明,而以軍這種干涉巴勒斯坦事務的行為顯然是侵略性的。
這件事情發生之后,就算是美國也無法再繼續為以色列掩蓋事實。
根據美媒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本周美國政府一直在通過卡塔爾中間人與哈馬斯進行談判。
美國官員透露,特朗普對以色列政府處理巴以問題的方式和態度越來越失望,因此美國政府愿意繞過以色列,直接與哈馬斯展開對話。
顯然,隨著以色列軍隊行動愈發沒有底線,以色列與其最好的盟友美國之間的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復雜。
就在當地時間二十日晚上九點,兩名以色列外交人員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遭到槍殺,這是否意味著美國開始試圖與以色列劃清界限呢?
反猶浪潮
華盛頓槍擊事件發生后,當地警方立即對此展開了調查。
槍擊地點位于美國首都的猶太博物館附近,當天這里舉辦了一場活動。活動結束后,一名男子在附近來回走動。
當該男子接近參加活動的工作人員時突然掏出手槍射擊,兩名即將訂婚的以色列外交人員在這次襲擊中喪生。
警方透露,該男子在接受控制期間不斷高喊“解放巴勒斯坦”,這表明他的行動并非出于私人恩怨,很可能是出于“政治報復”目的。
初步確認的信息顯示,槍手是一名三十歲的芝加哥男性居民,此前沒有任何犯罪記錄。也就是說,實施襲擊的男子是一位土生土長的美國人。
事件發生后,特朗普與以色列駐美國大使通電話,并將此事件定義為“反猶太主義犯罪”。目前,FBI已經開始調查此次槍擊案背后是否存在恐怖主義因素,并確認槍手行兇的目的是否存在基于偏見或仇恨的犯罪動機。
對此,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表示,這起槍擊案是“墮落的反猶太恐怖主義行為”,還聲稱,“傷害外交官和猶太社區已經越過了紅線……”。
不得不說,以色列人的臉皮確實夠厚。既然他們自己也知道傷害外交官的行為不可接受,那么以色列軍隊對二十多個國家的外交人員開槍這種行為難道就是正當合理的嗎?
這種極度“雙重標準”的做法,與他們的盟友美國如出一轍。但相比美國,以色列更加沒有底線,手段也更為卑劣。
正因如此,美西方許多國家內部反對以色列的聲音開始增強,所謂的“反猶思想”也變得越來越強烈。
美國首都猶太博物館的執行董事貝阿特麗斯·古爾維茨表示,如今美國社會的“反猶氣氛濃厚”,美國的猶太機構對安全問題感到擔憂。
到現在為止,以色列通過入侵、無差別屠殺、轟炸等手段,讓全世界重新審視猶太人。他們那塊二戰受害者身份的“免死金牌”,到底還能用多久呢?
結語
我國有一句古話說得好:天要亡之,必先令其狂。如今以色列正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驗證這句話的價值。以色列內部那些瘋狂的極右翼政客,到底還能撐多久,也許很快就會有答案。
參考:
紅星新聞:兩名以色列駐美大使館人員在華盛頓市中心遭近距離槍殺,地點在猶太博物館外 2025-05-22澎湃新聞:距離73米7聲槍響,以軍鳴槍警告20多國外交使團引多方譴責 2025-05-22新華社:國際觀察丨頻襲聯黎部隊 以色列為何不怕惹眾怒 2024-10-15環球網:以色列士兵向外交代表團開槍警告,外交部:要求開展全面調查 2025-05-22千龍網:美媒:美國對以色列失望 愿與哈馬斯直接談判 2025-05-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