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日本海上自衛隊在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為“仁淀”號護衛艦(FFM-7)舉行交付儀式和授旗儀式,正式加入戰斗序列。“仁淀”號是“最上”級護衛艦的7號艦,將編入廣島縣吳基地的第12護衛隊。
最值得注意的是,“仁淀”號是第1艘配備MK41垂直發射系統的“最上”級護衛艦,前6艘預計將在后期進行加裝改造。根據2021財年的補充預算,日本防衛省專門撥款84億日元(5800萬美元)用于購買首批兩套MK41垂直發射系統,分別安裝在第7艘“仁淀”號和第8艘“涌別”號(FFM-8)上。
日本防衛省還在2023財年預算中又編列787億日元(5.44億美元),用來為其余10艘“最上”級護衛艦購置MK41垂直發射系統和其他設備。根據日本防衛省公開的文件顯示,這10套MK41垂直發射系統將分階段交付:2025財年交付3套,2027財年交付4套,2028財年交付剩余3套。
日本海上自衛隊發言人表示,從第7艘和第8艘開始,后續所有的“最上”級護衛艦在服役前都將預先安裝MK41垂直發射系統。
“仁淀”號以位于日本西南部四國地區的仁淀川命名,于2023年9月26日在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下水。“仁淀”號原定于2024財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投入使用。然而,日本海上自衛隊發言人稱,由于疫情影響和半導體供應鏈延誤,“仁淀”號的服役時間被推遲。
“最上”級護衛艦也被稱為30FFM,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新一代多用途護衛艦,計劃共采購12艘,建造工作由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和三菱重工海事系統公司共同承擔。
據日本海上自衛隊和三菱重工介紹,“仁淀”號護衛艦擁有緊湊、隱身的船體外形,建造成本約為474億日元(3.27億美元),合同于2022年3月簽訂。
與其他“最上”級護衛艦一樣,“仁淀”號的標準排水量為3900噸,滿載排水量5500噸,全長132.5米,寬16.3米,吃水9米,將配備90名船員。采用柴燃聯合動力推進系統(CODAG),配備兩臺MAN 12V28/33D STC柴油發動機和一臺羅爾斯·羅伊斯MT30燃氣輪機,最高航速可達30節以上。艦尾設有飛行甲板,單機庫設計可容納一架SH-60L直升機。
主要武器包括1座127毫米MK-45 Mod 4艦炮、16單元MK41垂直發射系統、2組4聯裝17式反艦導彈發射器、1座海拉姆近程武器系統、2座3聯裝魚雷發射管和2座12.7毫米遙控武器站。傳感系統包括OPY-2有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OAX-3紅外和光電系統、OQQ-25拖曳陣列聲吶、OQQ-11防雷聲吶、OYQ-1綜合作戰系統以及OYX-1-29多功能控制臺顯示系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