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基于權威資料和個人見解撰寫,具體參考資料已在文中和文末注明!
5月21日,朝鮮新造的一艘5000噸級驅逐艦在下水儀式上遭遇了“嚴重意外”。
由于船尾已經滑入水中,而船頭卻未能同步進入,導致船體出現了一個大洞。恰好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目睹了這一幕,他當場非常憤怒,并下令對事故進行全面調查!
那么,這到底是“粗心大意”和“不負責任”的結果,還是另有隱情呢?
下水事故
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在于“底座移動時未保證水平度”。
據朝中社透露的具體細節,清津造船廠采用的是側滑下水方式,這種方式要求兩側滑道必須同步移動。然而實際操作中,船尾滑板提前脫離,使得船體尾部承受了過大的壓力,最終船底在滑道末端與地面接觸時破裂。
這種“部分入水”的狀態不僅讓艦體龍骨承受了異常的壓力,還充分暴露了朝鮮在建造大型艦艇方面的系統性問題。
從技術角度來看,側滑下水本身就是一個風險極高的方案。與船塢注水或縱向下水相比,橫向滑道對軌道潤滑性和牽引系統的同步性要求極高。
清津造船廠使用的簡易滑架結構已經服役了幾十年,設備老化和維護不足的問題一直存在。此次事故中船底的破損表明其結構強度不夠,可能引發長期的安全隱患。
對此,金正恩將事故歸因于“不尊重科學的經驗主義”,這一說法直指朝鮮軍工體系的深層次矛盾。長期的國際制裁迫使朝鮮不得不依賴自主技術,但由于缺乏外部驗證,這種閉門造車的方式導致標準化流程的缺失。
例如,崔賢級驅逐艦的建造周期僅為400多天,遠遠低于國際同類艦艇的平均建造時間。這種“速度優先”的策略雖然能迅速形成政治象征,但也為質量控制埋下了隱患。
相比之下,清津造船廠與南浦造船廠形成了鮮明對比。一個月前,首艦“崔賢號”在南浦成功下水,其采用的縱向艉部下水方式更加安全,而且南浦擁有更完善的船臺設施和技術積累。
反觀清津造船廠,作為東海岸中小型艦艇維修基地,它匆忙承擔了5000噸級驅逐艦的建造任務,這充分暴露出朝鮮軍工資源分配的失衡。
更值得注意的是,朝鮮聲稱“崔賢號”配備了74個垂直發射單元,可以兼容防空、反艦、巡航導彈甚至戰術核彈頭。然而,這種“武庫艦”設計在事故中暴露了結構缺陷。
為了容納超大口徑的垂直發射單元,艦體抬高了甲板高度,導致重心后移。在下水時,浮力的突然變化加劇了失衡的風險。
有分析指出,盡管首艦“崔賢號”完成了導彈試射,但其艦橋疑似為空殼,動力系統也存在問題。這種“堆砌武器”的設計理念本質上是技術短板下的政治妥協。
不過這也間接反映了朝鮮“海軍核武裝化”的戰略意圖。
戰略意圖
朝鮮在一個月內連續下水兩艘5000噸級驅逐艦,背后是金正恩在4月視察“崔賢號”時明確提出的“加速核常兼備打擊能力”的要求。
該艦宣稱的1500公里巡航導彈射程,顯然是針對美日韓的反導體系。然而,這種“非對稱威懾”面臨著現實挑戰。
朝鮮海軍長期以來以近海防御為主,缺乏遠洋訓練和岸基雷達覆蓋。即便裝備了先進艦艇,其實際作戰效能仍然存疑。
事故發生后,朝鮮罕見地公開了這一“家丑”。有人認為,這是金正恩“自我鞭策”的表現,試圖通過高調追責來展示推進現代化的決心。
但從技術現實來看,情況并不樂觀。如果艦體龍骨變形,修復周期可能長達半年。而朝鮮缺乏干船塢等關鍵設施,只能依靠臨時焊接和密封作業。
這種“帶病服役”的風險,進一步暴露了朝鮮軍工體系的困境。本質上,這是國際制裁和技術封鎖的結果。
長期禁運使得朝鮮無法獲取高端鋼材、精密儀器和專業人才,只能依賴“土辦法”來快速提升裝備水平。然而,這種“拿來主義”雖然能在短期內提高裝備數量,卻難以形成自主技術迭代能力。
因此,除了戰略導彈外,朝鮮常規武器的發展幾乎停滯。此次事故更是凸顯了其在水面艦艇領域的代際差距。
結語
此次事故不僅僅是技術失誤的一個案例,更是朝鮮軍工體系“重形式、輕實質”的縮影。從首艦“崔賢號”的倉促試射到二號艦的下水失敗,反映出朝鮮在戰略目標與技術現實之間的失衡。
未來,朝鮮能否在國際制裁下突破技術瓶頸,真正掌握大型艦艇的建造與運用能力,取決于其能否從“經驗主義”轉向“科學主義”。這或許比修復一艘受損的驅逐艦更為艱難。
信息來源原文記載于環球時報2025-5-22關于《朝鮮新建驅逐艦下水發生“重大事故”》原文記載于京報網2025-5-22關于《朝鮮驅逐艦“重大事故”過程細節公布》原文記載于東南網2025-5-22發布關于《朝驅逐艦下水發生“重大事故” 金正恩說將立案審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