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朋友問,即將于2025年6月份退休,想著是正常的60歲退休,工齡恰好43年,這時候退休養老金能不能領到6000元以上呢?
退休養老金的計算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構成。
①基礎養老金部分等于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一般指的是該省份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一些地區還沒有完全過渡,使用的計發基數略高于有關工資水平。去年的31省份社平工資或養老金計發基數是6606元至12307元,最低的是河南省,最高的是上海市,大多數省份在7000~8000元之間。
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跟本人的歷史繳費情況有關。如果說我們每年都是按照上年度工資總額的60%繳費,這種情況平均繳費指數就是0.6。繳費基數指的是上年度工資總額的月均值,但是上限是300%的社平工資。所以,平均繳費指數,如果工資高的人往往會更高一些。
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是按月積累計算的,每一個月可以轉化為0.0833年。
如果按照山東省使用的養老金計發基數7678元計算,在平均繳費指數是1.0的情況下,43年工齡可以領取43%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基礎養老金是3301.54元。
②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的多少,主要是由于過去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高低決定的。每繳費一個月,個人賬戶里的余額就會多積累一些。比如說,按照4000元基數繳費,每月個人賬戶能夠積累320元。
繳費比例是繳費基數的8%,恰好相當于單位職工自己承擔的繳費部分。因此,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相當于自己給自己積累的養老金,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萬一領不完可以繼承,因此這一部分是可以得到保障的,穩賺不虧。
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60歲退休是139個月,這是2005年就確定的。不過,隨著延遲退休,計發月數會按比例減少。61歲的計發月數是132個月,因此每推遲退休一個月,計發月數會減少7/12個月。
在平均繳費指數是1.0的情況下,一般個人賬戶余額也會有15到18萬元左右。近年來,繳費基數高,積累的額度就高。
假設個人賬戶余額有15萬元的情況下,60歲退休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是1079.14元。
其實我國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積累的時間,大多數省份一般是1996年1月。在此之前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是計算過渡性養老金彌補個人賬戶養老金的。
③過渡性養老金,每一個省份都有一定的差異,特別是過渡性系數,一般是1.0%~1.4%之間。
山東省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如下:
如果說工齡43年沒有中斷的話,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年限還會有13年半左右。
在平均繳費指數是1的情況下,按照山東省養老金計算公式,過渡性養老金為7678元×1×13.5年×1.3%,結果為1347.49元。
以上三部分待遇之和,養老金為5728.17元。
實際上,我們使用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是2024年的,2025年預計會年底公布。因此在公布以后會進行養老金重算,養老金還會增加一截。如果再考慮到山東省地方給予的一定補貼補助,尤其是1700元的企業退休人員冬季取暖補貼,綜合每月待遇能達到6000元左右。
不過,如果平均繳費指數低、個人賬戶余額積累少,養老金也有可能會低至4000元左右(但一般不會再低)。如果繳費指數高的話,養老金達到1萬元以上也是有可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