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財鯨眼」,做復雜市場的清醒者!
- . -
引言:
“ 萬億城商行長沙銀行業績增速放緩、凈息差收窄、不良貸款率攀升,發展之路危機四伏,它該如何突破困境?”
本文為財鯨眼原創
作者:殷清
編輯:小凡
微信公眾號:caijingyan
作為湖南省首家萬億級城商行,長沙銀行近期公布的 2024 年年報及 2025 年一季報,卻如同一記警鐘,敲響了其發展路上的危機。業績增速持續放緩、凈息差不斷收窄、資產質量承壓等問題浮出水面,不禁讓人想問:這家在區域銀行業頗具影響力的銀行,究竟遭遇了什么?又該如何走出困境?
圖片來源:長沙銀行2024年年報
業績增速下滑,增長引擎動力不足
財報數據顯示,長沙銀行的業績增速放緩態勢愈發明顯。2024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259.36億元,歸母凈利潤78.27億元,同比增長4.57%和4.87%。然而,與上一年相比,營業收入增速放緩了3.89個百分點,歸母凈利潤增速更是放緩4.7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公開數據
進入2025年一季度,情況并未好轉,營業收入68.09億元,同比增長3.78%;歸母凈利潤21.73億元,同比增長3.81%,這一增速不僅低于2024年全年,與2022-2024年同期季度相比,也是大幅下滑。2022年至2024年一季度,其營業收入增長分別為12.0%、12.9%和7.9%。
圖片來源:長沙銀行2025年一季報
從業務板塊來看,個人業務的下滑成為拖累整體業績的關鍵因素。2024 年個人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101.63 億元,同比下降 5.37%。公司業務雖有 3% 的增幅,但在個人業務的頹勢下,難以對業績形成強有力的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年報披露,長沙銀行的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率達5.27%同比提升0.71個百分點,而最大十家客戶貸款比率達30.2%同比提升5.35個百分點。此外,凈利差與凈息差均同比下滑。
圖片來源:長沙銀行2024年年報
凈息差收窄,盈利空間持續壓縮
凈息差作為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近年來長沙銀行卻在這方面持續承壓。2024 年該行凈息差為 2.11%,同比下降 0.20 個百分點。到了 2025 年一季度,經測算凈息差逼近 2% 關口,仍未顯現企穩跡象。
長沙銀行年報中指出,凈息差下降主要源于生息資產平均利率降幅大于計息負債平均利率降幅,分別為 0.42 個百分點和 0.19 個百分點。在市場利率下行的大環境下,銀行面臨貸款收益率下降與存款成本難降的雙重壓力,而長沙銀行負債增長明顯高于同類銀行,2024 年其負債同比增加 12.05%,同期城商行總負債同比增速僅為 8.9%,這進一步壓縮了凈息差空間,嚴重影響盈利能力。
圖片來源:長沙銀行2024年年報
不良貸款率攀升,資產質量隱憂凸顯
資產質量是銀行穩健運營的根基,但長沙銀行在這方面正面臨嚴峻挑戰。2024 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 1.17%,較上年末上升 0.02 個百分點;2025 年一季度,不良貸款率繼續上升至 1.18%。近三年,不良率呈現波動上升趨勢,在 A 股 42 家上市城商行中,其不良率排名第 21 位,高于資產規模僅為其一半左右的廈門銀行、蘇州銀行和青島銀行。
圖片來源:長沙銀行2024年年報
從貸款分類來看,票據貼現不良貸款率極高,達到 4.91%,涉及貸款金額 91.21 億元,占貸款總額的 1.67%。個人貸款業務作為重要板塊,不良貸款率從 2023 年末的 1.52% 大幅上升至 2024 年末的 1.87%,上升 35BP,新增不良金額超 7 億。公司貸款領域,制造業不良率從 2023 年的 1.49% 躍升至 2024 年末的 2.18%,上升 69BP,新增不良金額近 4 億。不良貸款率的上升,不僅增加信用風險,還可能導致計提更多資產減值損失,威脅銀行穩健運營。
圖片來源:長沙銀行2024年年報
零售業務遇冷個人貸款不良率上升,未來發展挑戰重重
個人貸款業務在長沙銀行的業務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然而不良率的攀升卻成為其發展的絆腳石。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導致居民收入不穩定,部分借款人還款能力下降,同時也暴露出長沙銀行在個人貸款業務風險管理上存在漏洞,對借款人資質審核、貸后管理等環節把控不嚴。
零售業務作為長沙銀行戰略布局的重要部分,個人貸款不良率上升嚴重影響其健康發展,進而波及銀行整體業績和市場競爭力。若不能有效遏制這一趨勢,長沙銀行在零售業務領域的拓展將困難重重,還會影響其在零售客戶群體中的口碑和信譽。
盡管長沙銀行在縣域業務方面取得一定成績,如2024 年末縣域存款余額2,341.7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96.00億元,增長14.47%;縣域貸款余額2,013.7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16.72億元,增長18.66%,“一縣一特” 貸款余額顯著增加,但業績增長、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方面的挑戰依然巨大。在競爭激烈的銀行業市場中,長沙銀行唯有積極應對,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才能重新站穩腳跟,實現可持續發展,否則其未來發展之路將充滿荊棘。
(注意:文中數據及觀點主要來源于公司公告,文中部分觀點來源于證券之星等權威媒體。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尾聲:
“ 長沙銀行的未來充滿挑戰與未知,后續它能否成功化解危機,在市場中重拾優勢?”
關注「財鯨眼」,做復雜市場的清醒者!
聲明:關于內容準確性的補充說明
內容核實承諾:「財鯨眼」致力于提供客觀、準確的內容,但不排除因信息更新滯后、數據來源差異或理解偏差導致內容存在瑕疵。
讀者反饋通道:若您發現文章中存在數據錯誤、事實性偏差或邏輯爭議,可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及時調整:
1、郵箱:caijingyan66@163.com
2、后臺留言:請在文章底部點擊“發消息”并提供具體指正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