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意圖吞并丹麥的格陵蘭島由來已久,并非今天特朗普的突發奇想。早在1867年,美國國務卿威廉·西沃德推動對格陵蘭島的詳細調查,并在1868年將其描述為資源豐富之地,認為能讓美國“掌控世界貿易”。1910年,美國駐丹麥大使提出通過復雜的三方土地交換計劃獲取格陵蘭島,但未付諸行動。1946
年,美國國務院特使提議用1億美元黃金購買格陵蘭島,遭丹麥拒絕。
二戰期間,美國擔心德國占領格陵蘭島,于1941年與丹麥簽署《格陵蘭防御條約》負責格陵蘭島防御并獲建軍事設施權利。戰后,1951年美國與丹麥簽新條約,在格陵蘭島建立圖勒空軍基地等軍事設施,冷戰期間還在島上進行軍事設施建設實驗。
2025年,特朗普考慮將格陵蘭島從美國歐洲司令部的責任區調整至美國北方司令部,凸顯對格陵蘭島戰略意義的關注,為吞并做軍事準備。
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多個特工機構在格陵蘭島執行情報收集任務,中央情報局試圖使格陵蘭島與丹麥政府分離,國家安全局進行監聽,國防情報局為軍事介入做情報收集。
2025年,美國官員討論促使格陵蘭島簽署《自由聯合協定》的計劃,試圖將其納入美國勢力范圍,以提供基本服務和軍事保護為交換,讓美軍在格陵蘭島自由行動。
也就是,特朗普并非說說而已,而是在做實實在在動作,將格陵蘭島納入美國版圖或只是時間問題。
有意思的是,丹麥外長拉斯穆森于5月19日訪華,他來干什么呢?
表面上的文章是,今年是中國和丹麥建交75周年,也是中國同歐盟建交50周年,在這樣的背景下,丹麥外長訪華也有助于鞏固中丹政治互信,推動中丹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同時為丹麥即將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奠定對華政策基調。
而實際上,他的目的是希望在格陵蘭島問題上獲取中國支持。美國對格陵蘭島覬覦已久,特朗普曾多次表示要將其并入美國,甚至不排除使用軍事力量,這使丹麥感受到巨大威脅。丹麥希望通過與中國商討,獲得中國在格陵蘭島問題上的支持,以維護自身主權和領土完整。另外,美國推行的關稅政策沖擊了丹麥經濟,而丹麥與中國經貿合作有較大潛力。丹麥外長率企業代表團訪華,旨在加強與中國在貿易、投資、綠色等領域的合作,緩沖美國關稅對丹麥經濟的影響。
一句話,是有求于中國來了!
可是,這個外長真是個外長啊!這樣的情況下,還要求中國維持臺海現狀。我們知道,不久前蔡英文前往丹麥參加“民主高峰會”并發表不當言論,丹麥部分議員對其高調接待,此舉違背一個中國原則,損害了中丹關系的政治基礎。按做人的基本道理,外長應該就此道歉,并主動做出說明,擺正對臺灣問題的態度。求中國幫忙嘛,總得有個求人幫忙的樣子嘛!他倒好,還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要求中國在臺灣問題上去靠攏丹麥立場。
所以,王毅外長說中國支持丹麥在格陵蘭島問題上維護領土主權的立場,也希望丹方在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問題上繼續支持中方正當立場。
這話,依拉斯穆森的智商不知道他聽懂沒有。
該外長可以說是歐洲政客的典型代表,在對待與中國的關系上既要想獲取經濟利益,又要想侵害中國的核心利益。自己沒能耐,就跟在美國政府后面亦步亦趨。諷刺的是,美國政府心里根本沒有所謂盟友的利益,該侵吞的就要侵吞。俄烏沖突中,丹麥為維護美國霸權出力不少,不僅幫美國制裁俄羅斯,也在臺灣問題上跟著美國狐假虎威。如今卻落得一個被美國狠狠吃一嘴的冤大頭。
對丹麥的遭遇,歐洲國家視而不見,沒有人愿意實打實地幫助丹麥。
丹麥為啥如此被動且孤立無援呢?當然因為都怕美國,其次丹麥自己不會做人。不過,最根本的原因是格陵蘭島是美軍基地。美軍住在格陵蘭島,丹麥卻沒有軍隊住在格陵蘭島。你說格陵蘭島實際上是美國的呢?還是丹麥的呢?
何況即便格陵蘭島上住有丹麥軍隊,又能奈美軍何?
這就給所有住有美軍的國家提了個醒,允許美國軍隊在本國建立軍事基地說是為了得到美國的保護,何嘗不是對駐軍國的監督和威脅呢?一旦外部條件允許,美軍很快就會回過頭來控制駐軍國的軍隊和政府。
事實上,凡是住有美軍的國家都面臨這樣的危險。凡是住有美軍的國家,這個國家就不是完全的主權國家。
不管特朗普是否能夠吞并格陵蘭島,丹麥就是一個絕佳的樣板。
所有有美國軍事基地的國家小心啰!
注:本文作者為“秦安戰略”智庫核心成員牟林,為本平臺原創作品,歡迎朋友們留言交流,一起網聚智慧、網聚人氣、網聚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