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畝的占地面積,配套年產5.2萬套新能源汽車電機、3.2萬臺低速大功率永磁電機、1300臺風力發電機、2萬噸鑄件、100MWh儲能系統集成生產能力,這樣的項目從開工到投產需要多長時間?在包頭,這個答案是9個月,270天。
初夏時節,草原鋼城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熱火朝天。在這里,一場以“效率革命行動”為核心的變革,正推動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為包頭市經濟總量邁入5000億元大關注入強勁動能。
日前,記者走進臥龍電驅(包頭)永磁電機產業園2號線,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試生產——為磷酸鐵鋰電池進行注液、打包。
一個項目從簽約到投產,需要經過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4個階段。項目建設的速度,影響著企業的投資建設成本,更代表著一個地區的營商環境。
臥龍電驅(包頭)永磁電機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辦公室主任裴植告訴記者,臥龍電驅(包頭)永磁電機產業園自去年5月20日開工建設,到今年2月15日具備全面投產水平,從立項、開工到實現建成投產,僅歷時9個月。
在裴植看來,“快”字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而項目建設的“快”,離不開包頭市優化審批流程,提升服務效能,持續推動“放管服”改革的努力。
“包頭市政府和稀土高新區管委會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全程提供‘店小二’式服務,在水電等要素保障和手續審批等方面都給予了企業極大的便利,保障了項目整個建設周期和生產準備工作。同時積極幫助企業尋找意向客戶,讓臥龍真正扎根在包頭。”
“我們把推動‘放管服’改革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著力點,通過精簡審批流程、優化審批服務,大力推進審批事項的簡化和優化,最大限度壓縮審批時限?!卑^市發改委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已辦結項目審批手續32個,項目辦結率達到100%。
在石拐區,針對“包頭中車戚墅堰所風電傳動有限公司年產800臺套大型陸上風電超大功率齒輪箱建設項目”,包頭市生態環境局石拐分局主動靠前服務,提前介入進行技術審查,按下審批“快進鍵”,環評報告提交后立即組織專家對項目環評進行了技術評審,不僅為環評單位爭取了修改環評報告的時間,也為企業早落地開工爭取了時間。
在九原區,包頭市自然資源局九原區分局主動幫助企業與市人防辦、市住建局等部門對接,成功推動包頭市新材料產業園區內的內蒙古潤晨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2億條多晶硅膜包裝袋及3萬噸改性型PP、PE顆粒新材料生產線建設等項目實現《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不動產權證書》“五證聯發”。同步推動“拿地即開工”成為區域項目建設新常態,為重大項目快速落地投產按下“加速鍵”, 助力企業早開工、早投產、早收益。
今年3月7日起,包頭市政數局啟動“帶著審批許可進一線”專項服務,破解企業審批“難點”,通過下沉服務、主動靠前、數字賦能、審管聯動,真正實現審批服務“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進一步提升企業獲得感。
“通過數據共享、直接精簡等方式,我們對51個辦理事項精簡了12種申請材料,52個辦理事項實現‘審核合一’,87個辦理事項共精減時限2191個工作日,26個辦理項實現即辦,承諾時限比法定時限精減了94.35%?!卑^市政數局市場準入科工作人員楊海燕表示。(記者 蔡冬梅 通訊員 李楷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