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對于朝鮮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也是一個糟糕的日子。
因為被寄于厚望的5000噸級驅逐艦翻船了。
三胖很憤怒,世界其他國家很平和。
很多人都不希望朝鮮能自己研制軍事裝備,都希望他從別的國家購買。因為購買的話能讓別的國家獲取利潤,可是有沒有反問過自己,當年你們走的路是自主研發還是全靠購買?
朝鮮的軍工事業投入占GDP的比例比其他國家高得多,達到30%左右,是世界上一些大國的十倍左右,美國3.5%,俄羅斯4.1%,韓國2.7%,可是朝鮮的經濟總量是韓國的1/70。
大量的經濟力量投入到軍事當中,導致朝鮮人民營養不良率超過40%,這從他們的臉上就能看出來。
營養不良,貌似這個詞只存在于一些非洲極為落后的地區。
其實在上個世紀就發生過軍備競賽,距離我們現在的時間也不長。
一戰前,英德兩個國家為了爭奪海上霸權,都瘋狂地建造艦隊。冷戰時期,美國先是試驗氫彈,蘇聯立馬跟進,1957年蘇聯發射人造衛星,引發美蘇兩國太空競賽,后來的古巴導彈危機,也是眾人所熟知的。
印巴核武器與導彈競爭,讓最近的印巴沖突改寫了歷史。
伊朗的侅計劃、俄烏這幾年的戰爭也讓歐洲軍事投入增至2%,美國強化關島基地,以及某20飛機的出現,六代機的試飛等等。
無不是軍事競爭。
軍事競爭有哪些好處?
最明顯的就是能強化國防力量,在世界上只有先站住腳,才能有發言權,這個道理誰都明白,朝鮮也是懂得的,所以不要嘲笑朝鮮在軍事上的投入,畢竟大家都走過同樣的路。
至于說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也是有的。比方說無人機產業就是一個興旺的行業,還能衍生到相關行業,比方說無人機給農田打藥。
不好的地方,就是過度地將資源用于軍事產業,公共資源就會受到擠壓,教育、醫療、基建等等投入的力量就會減少,生活質量、生活水平就會受到影響。
美蘇軍事競賽期間,蘇聯的軍工戰GDP的60%以上,重工業占比超35%,而同時期的美國重工業占比只有20%,后來的結果大家也都清楚了,民生消費品嚴重不足,長期依賴配給制,糧食長期依賴進口,包括幾年前的俄烏戰爭前,也是大量進口了一批糧食才敢動的手。
過度生活在資源的基礎上,產生大量的污染、事故,像著名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像尼日利亞這個地方,就是嚴重依靠石油的地區,一旦石油價格波動,立馬就會引發當地的經濟危機。
資源詛咒下產生的官僚和腐敗問題到現在為止也沒有恢復過來,雖然用了“休克療法“,可是問題還是一目了然。
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的理論:低水平均衡陷阱。意思就是說收入水平低的時候,會形成一種“自我維持”的狀態,即使有外部的刺激,也不會有太大有變化。
低收入產生低儲蓄,進而產生低投資,私營企業就難以蓬勃發展。更重要的是還會影響人口的變化,這點,大家是能看到的,不用反駁。
雖然有些地區經濟模式并不完全符合這種理論,可是大差不差。
最后,朝鮮并不是世界上唯一這樣做的,五十步笑百步,意義并不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