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當加沙醫院的新生兒保溫箱因斷氧閃爍紅光時,特拉維夫的公關團隊正在精心剪輯‘以色列自衛’的宣傳片。”這句出自一名阿拉伯網友的諷刺評論,在2025年5月20日,徹底撕碎了西方文明的遮羞布,成為最真實、最冰冷、最殘酷的時代注腳。
就在這一天,歐盟終于宣布啟動對《歐盟—以色列聯系國協議》的人權審查,英國也宣布暫停與以色列的自貿談判,聽起來好像正義開始覺醒了。然而,當鏡頭再度切回加沙時,人們看到的卻是另一幅畫面:一所學校在空襲中升起濃煙,64條生命被直接吞噬,其中包括17名尚未學會走路的孩子。以色列的“精準打擊”,再次炸響在睡夢中的杰巴利耶,10名平民在家中被活埋,無一生還。
這不是軍事沖突,這是劇本。以色列在多哈的談判桌前擺出一副“和平綿羊”的姿態,卻在現實中用導彈編織屠殺;在布魯塞爾與歐盟周旋時假意溫順,卻在加沙炸毀醫院和學校;在白宮里接受華盛頓的公開支持,在新聞發布會上大喊“反恐正義”。這場披著文明外衣的戰爭,是徹頭徹尾的偽善政治秀。
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奧倫·馬莫施5月20日跳出來“喊冤”,說歐盟“誤解”了以色列的處境。他話音未落,加沙地帶又一次騰起濃煙。這邊死傷平民尸橫遍野,那邊卻是以方高層輪番“演講”:他們指責哈馬斯“拒絕和平”,宣稱自己的每一次打擊“都極其精準”。可惜的是,聯合國、紅十字會和半島電視臺提供的現場證據卻一次次打了他們的臉。
就在內塔尼亞胡信誓旦旦表示“只攻擊武裝目標”的同一日,以軍炸毀加沙圣城醫院附屬學校、代爾拜拉赫居民區供水井、努賽賴特難民營加油站。被炸成廢墟的不僅是建筑,更是平民最基本的生存希望。畫面中,一名嬰兒的涼鞋沾滿血跡,一只布熊壓在磚石下方。這就是以色列“自衛”的證據?這是文明世界的防線?
諷刺的是,以色列還懂得“演點人道主義”。5月19日,在國際輿論重壓之下,內塔尼亞胡“好心”放行5輛援助卡車,擺出“我們也關心平民”的姿態。但聯合國工作人員很快指出,這些卡車根本進不去加沙,因為以色列根本沒提供通行許可。所謂“人道通道”,不過是用來拍照和發推特的背景道具罷了。
與此同時,停火談判仍陷僵局。卡塔爾首相穆罕默德5月20日直言,談判“毫無進展”,以方拖延、搪塞,甚至撤回大部分談判代表,僅留一隊“做樣子”。哈馬斯則反嗆以色列“從沒想認真談”。這場虛假談判背后,是真實的槍炮與鮮血。連一向為以色列護航的美國中間人團隊也不得不私下抱怨以方“毫無誠意”。
當然,這場政治戲劇中,以色列不是唯一的表演者,幾個西方國家也登臺了。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終于宣布要“審查協議”,大聲高喊“人權”。但為什么等到17年后、等到十幾萬平民死傷之后才開始重讀協議第二條的“尊重人權”?很簡單,因為民意燒到了門口。今年以來,柏林、巴黎等歐洲大城爆發數十次反以示威,公務員甚至聯署抗議本國政府軍援以色列。歐盟此時出手,不過是擺出一個“道德姿態”應付輿論危機罷了。
比起歐盟的扭捏,英國這次倒學得更隱蔽。外交大臣拉米宣布暫停自貿談判,首相斯塔默連拉法國、加拿大搞聯名聲明,一本正經警告以色列“若不止戰,將有后果”。可英國從未停過“暗中軍援”。2024年,英國對以雷達、F-35瞄準系統的供應價值高達1.3億英鎊。暫停30項軍售許可?不過是遮羞布。實質上,它依然是那只把刀賣出去、再對被砍者喊“節哀”的國家。
而最無恥的雙標之王,依舊是美國。從拜登到布林肯,從國務院到五角大樓,全都在臺上“強烈呼吁人道停火”,臺下卻一邊繼續給以色列提供彈藥、無人機、情報支持,一邊在聯合國14次否決任何有關加沙的停火決議。自2024年10月以來,美國對以色列的軍事援助已累計高達180億美元。這哪里是中立調停者?分明是戰爭的財主與導演。
難怪《紐約客》毫不留情指出:“烏克蘭遭轟炸,西方24小時滾動直播;加沙被炸成平地,西方卻只字不提。”阿拉伯網友更直白:“在西方眼中,烏克蘭人的命是命,巴勒斯坦人的命,是報表里的統計數字。”
現在的加沙是什么模樣?47000人死亡,90%的建筑被毀,70%的人無家可歸。整個地區已經完全脫離人類社會的基本保障。聯合國副秘書長弗萊徹的表態才最扎心:“未來48小時,1.4萬名嬰兒將因斷糧斷藥死亡。”這不是預測,是警告。而以色列的戰機還在升空,它不是在對抗恐怖分子,而是在摧毀一座被圍困的城市。
從政治表演到輿論操控,從外交辭令到軍援現實,所謂“西方文明”在加沙的人道災難前徹底破產。他們口口聲聲談“和平”“人道”,卻始終把武器遞給以色列的那只手藏在背后。以色列的導彈摧毀了學校、醫院與避難所,而西方的虛偽則摧毀了現代文明的道義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