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維姆·文德斯經常稱他的作品《直到世界盡頭》為“終極公路電影”,甚至連他自己可能也沒有意識到這個描述有多么準確。這部電影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是導演在公路片這個定義了他大部分職業生涯的類型片領域中主題最廣闊、野心最大的作品,這也是文德斯最后一部他愿意花很多年時間來制作的公路片。
在電影158分鐘的刪減版本剛上映的時候票房比較災難,這部電影迅速被視為一部“被詛咒的電影”,也就是那種雖殘缺受限但仍能發現其中精妙之處的作品。另一方面,287分鐘的完整導演剪輯版則是一部完美的杰作。
影片的故事背景設定在1999年,一顆印度核子衛星即將墜落地球,引發全球恐慌。巴黎女子克蕾兒在一次旅行中結識了疑似工業間諜的崔佛,并對他產生了迷戀。然而,克蕾兒很快卷入了一場搶劫案,與兩名搶匪一同踏上逃亡之旅。
在逃亡過程中,她逐漸發現崔佛的真實身份——他是科學家山姆·法柏的兒子,而山姆發明了一種能夠記錄夢境的設備。為了幫助母親恢復視力,山姆決定利用這項技術。
然而,當核子衛星被美國擊落后,一切又恢復了原狀,人們重新陷入對夢境的癡迷之中,最終意識到世界并未毀滅,只是陷入了夢境追尋的迷局。
《直到世界盡頭》是維姆·文德斯最具野心的一部作品。影片跨越四大洲、九個國家,從法國到柏林、莫斯科、北京、東京再到美國洛杉磯,影片通過主人公的旅程展現了世界的廣闊與多樣性。
這種全球化的敘事方式不僅讓觀眾感受到一種視覺上的震撼,也反映了文德斯對全球化背景下人類孤獨感的思考。近五小時的導剪版更是將這種探索推向極致,通過緩慢而富有哲理的節奏,讓觀眾深入思考科技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影片的核心主題圍繞著夢境與現實之間的界限展開。科學家山姆試圖通過技術手段將夢境轉化為現實,但最終卻發現自己無法逃脫夢境的束縛。這一情節隱喻了現代社會中人們對虛擬世界的依賴以及對現實的迷失。
正如文德斯所言:“我從一個影像制作人變成了一個講故事的人,只有通過故事才能賦予影像意義和道德。”影片中,人物們沉迷于夢境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他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潛意識世界中,甚至忘記了吃飯和睡覺,這種超現實的表現手法不僅增強了影片的藝術性,也引發了觀眾對現代科技影響下人類心理狀態的反思。
影片還充滿實驗性。文德斯在拍攝過程中融入了多種元素,包括音樂、攝影技巧和類型片實驗。他邀請了2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樂手和樂隊創作原聲音樂,并將這些音樂整理成一張定義了一個時代的搖滾樂原聲帶。
盡管《直到世界盡頭》在上映初期因預算限制和敘事結構復雜而遭遇票房失敗,但導演剪輯版的發布逐漸贏得了觀眾的認可。這部影片被認為是文德斯職業生涯中最雄心勃勃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探索人類身份和存在意義的重要嘗試。
影片中對科技與人性關系的探討,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正如文德斯所言:“我們被影像控制了。”
《直到世界盡頭》1991
導演: 維姆·文德斯
編劇: 彼得·凱里 / 維姆·文德斯
主演: 索爾維格·多馬爾坦 / 奇克·奧爾特加
豆瓣8.1IMDb6.8
好消息:為感謝影迷長期以來的支持,特推出千余種商品,幾百種精選圖書,粉絲超惠選擇,不妨逛一逛吧!件件親測,七天無理由退貨!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點個“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