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朱媛媛曾在《送你一朵小紅花》里說過:“人活著,都會經歷失去,我們都害怕失去,但是面對這種害怕,最有力的反擊就是,認真活好每一分鐘,每一秒鐘。”
朱媛媛突然離開的消息,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的漣漪漫過每一個曾在《送你一朵小紅花》里流淚的人。
當死亡真正降臨在說出“認真活好每一分鐘”的人身上時,我們突然發現這句話不是雞湯,而是當代人最需要的生存預警。
突然發現,生活越來越好的我們,比任何時代都更害怕失去,卻活得比任何時代都更加敷衍。
刷短視頻時總在焦慮會錯過熱點,卻從沒真正凝視過窗外的晚霞;精心策劃未來十年的人生清單,卻把今天的晚飯吃成了外賣速食。
這種對“失去”的病態恐懼,恰恰源于我們從未真正擁有過當下。就像捧著流沙的人越是攥緊指縫,沙粒反而流逝得越快。
認真活著,從來都不是用力過猛的表演,而是讓每個細胞都浸潤在當下的覺醒。
當你在咖啡館聞見咖啡豆烘焙的焦香時,不是先拍照發朋友圈,而是讓香氣穿透鼻腔;當你在地鐵上看到有孩子突然的笑聲響起時,不是塞上降噪耳機,而是讓這份純真在耳膜上跳躍。
當我們開始用感官丈量時間的顆粒度,焦慮自然失去了寄生的溫床——因為真正活過的人,永遠不會被“失去”恐嚇。
這個時代最吊詭的真相是:越追求永恒,越容易破碎。
現在的年輕人,把愛情鎖在社交平臺的情侶相冊里,卻讓真實的擁抱變得僵硬無比。
如今的中年人,把成就感都押注在房產證的數字上,卻在深夜里被虛無感所吞噬。
朱媛媛那句“最有力的反擊”之所以振聾發聵,是因為它道破了生命的本質——活著本身就是結果,呼吸的每一秒都在完成生命的終極意義。
死亡從來不是生命的對立面,而是照亮生存的聚光燈。
當存在主義焦慮在深夜襲來時,或許該像觸摸愛人臉龐般觸摸此刻的空氣,像品嘗最后一塊巧克力般咀嚼正在流逝的時光。
那些我們害怕失去的,其實從未真正擁有過;而我們真正擁有的,是永遠無法被奪走的“正在活著”的每個瞬間。
這才是我們對待生命里向死而生最優雅的姿態,不是建造防御工事,而是讓每個細胞都成為綻放的花朵。
如同她一樣,默默耕耘,悄悄綻放,蕭然離開!
她曾說:“我從來沒有規劃過自己的人生,也沒有特別認真地坐下來想想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后來我找到了一個詞,特別喜歡,就是「當下」,每個時期做每個時期的事,沒有跟某個時期不對等的欲翼。”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