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中,我軍的指揮官曾經有一個誤判,但你敢想,正是這個誤判,反而把印度軍隊給全殲了,到底是誤判了什么呢?
原來是高估了
張國華,是西藏軍區司令員,在當年也是叱咤風云的人物。
他還不到15歲的時候,就奔赴井岡山參加革命了,一路上從戰士,做到基層指揮員,中層指揮員,可謂屢立戰功。
尤其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張國華那可都是在槍林彈雨里,荷槍實彈打出來的高級將領。
經過這么多年的實戰,什么樣的情勢沒見過呢?
其實對于一個指揮官來說,除了能夠準確的搞清楚己方部隊的情況之外,對敵人能夠了如指掌也是非常重要的。
畢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右起:張國華、鄧少東、石伴樵在西藏軍區前線指揮所里研究作戰方案
所以,對于張國華來說,他最引以為傲的事情就是他對于敵情的把握,那是相當準確的。
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在軍事指揮層面天賦異稟,更重要的是,這么多年的實戰經驗,讓他對于敵人的判斷是非常有自己的想法的。
可是在他出任西藏軍區司令員之后,卻出了一個重大的誤判。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印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差,尼赫魯領導的印度,總是想要在中印邊境搞事情。
說白了,在印度人的眼中,看啥都像印度的。
就比如麥克馬洪線,明明是英國人炮制的一條線,到了印巴分治之后,因為這條線對印度有利,印度人就總覺得這條線是真實存在的。
其實,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要從我國手中搶奪領土。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印度人不但堅持主張爭議領土為印度所有,還干脆派兵強占,并煽動西藏的一些農奴主叛亂。
印度的想法昭然若揭,就是要搶走地盤,還要順帶搞亂西藏,讓我國應接不暇。
這樣的挑釁行為,實在是太令人氣憤了。
而當時,張國華正是西藏軍區司令員,正所謂守土有責。
面對印度的瘋狂挑釁,張國華自然也是義憤填膺,就等著上級一個命令,他就會毫不猶豫的帶著弟兄們沖上去,讓印度人徹底閉嘴。
但對于印度人,張國華卻做出了誤判。
原來,早在1959年,印度加緊在中印邊境地區制造事端的時候,張國華就已經把很多的精力,投入到對可能發生的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去了。
雖然在當時,中央還沒有做出最終通過反擊戰的形式來解決問題的決定,但身為軍人,尤其是久經沙場的老將的張國華還是敏銳的感覺到,這場戰爭是有非常大概率會發生的。
因此,對于印度軍隊的研究和對印自衛反擊戰的準備工作,張國華都是做在了前面。
在張國華的判斷里,他認為印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強大對手。
畢竟在印巴分治之后,印度是得到了蘇聯和美國兩個超級大國的認可的,這在當時的世界范圍內來說,都是非常少見的情況。
如果有這樣兩個超級大國加持,想來印度軍隊的實力也是相當可觀的。
在張國華看來,雖然不能完全準確的估計印軍的實力,但起碼印軍的戰斗力不下于國民黨的王牌部隊。
比如國民黨的新編第1師,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戰功卓著。
當時,第1師的師長是孫立人,那可是抗日名將,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會指揮,非常會代表的出色的將軍,再加上第1師還是全美械的裝備,可以說軟硬件都是當時頂尖的存在。
第1師不但在抗日戰爭時期立功無數,就是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新編第1師,那也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雖然立場不同,但張國華還是對第1師的戰斗力還是相當看中的,畢竟能夠在戰場上一較高下,那是實打實的實力說話。
而在張國華幾十年的軍旅生涯中,除了國民黨第1師可以被稱作王牌之外,還有就是第82師,也絕對稱得上王牌。
82師的師長是羅歷戎,那也是一代抗日名將,當年哪怕是不可一世的日本人,面對羅歷戎也只有暫避鋒芒的份。
所以,一旦遭遇82師,對于張國華來說,有一次算一次,那都絕對是值得慎重對待的對手。
雖然整體來說,國民黨的部隊因為派系林立,爭權奪利,再加上腐敗,很多國民黨部隊空守著先進武器裝備,但戰斗力孱弱,但像第1師,第82師這樣的王牌部隊,戰斗力還是非常厲害的。
如果當時國民黨大部分部隊都能達到第1師,第82師的水平,那戰爭的走向肯定也會更加艱難。
所以,在張國華的眼中,實際上師把印度軍隊至少看作是國民黨王牌部隊的實力的。
畢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印度拿到了不少的美式蘇式裝備,再加上尼赫魯在印度的威望頗高,所以,很多人對于印度軍隊的第一印象都是難啃。
更何況,印度在中印邊境地區有備而來,經驗上也未必比我軍遜色。
所以,張國華在沙盤上反復推演,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盡可能想清楚對方會怎么出兵,我軍又要如何才能設計出拿得出手的戰術加以應對,以免落入下風。
可是到了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正是開打之后,張國華卻大跌眼鏡,因為他反反復復想了好幾年,把印度人想象成了一個能打勝仗的王牌之師。
可誰知道,兩軍真的交手之后,張國華才發現,原來是高估了。
羸弱的印度
原本張國華以為印度拿到了不少的美式裝備,那還不得厲害的不得了。
可誰知道,真的跟印度軍隊對上才發現,對方根本就沒有多少美軍裝備,當時的印度軍隊還在使用恩菲爾德步槍和布倫輕機槍。
這種組合起碼都是十多年前在二戰時期的主流配置了,在我軍這里早都被淘汰了。
當時,我軍使用的是56式自動步槍,且不說什么戰斗素養,戰術體系,就是直接在火力上,那都是絕對的壓制。
更讓張國華無語的是,其實小米加步槍,使用落后裝備的仗也不是沒打過。
比如抗美援朝的時候,志愿軍戰士的裝備水平比起美國人那可是差遠了,但是即便是志愿軍戰士沒有武器上的優勢,我軍還是會拼死上陣,不打到最后一刻堅決不放棄。
很多時候,人的意志力雖然虛無縹緲,但是卻總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畢竟,兩軍對壘,勇者勝。
但是印度軍隊可不是這樣的,他們不但裝備不咋地,關鍵的是,戰斗意志也是相當的不咋地。
火力上比不過,那就是干脆投降。
很多戰役都是還沒打熱乎,對方已經全部投降了。
就這樣,別看印度軍隊在我軍保持克制的時候不斷制造事端,但沒想到,我軍還沒用力印度軍隊已經大半投降了。
這不禁讓張國華有一種使了半天的勁,卻打在了棉花上的感覺。
起初,張國華還以為這是印度誘敵深入的計謀,但是誰承想,他謹慎應對,但后續遇到了的部隊還是這副模樣。
原來,這才是印度軍隊真實的樣子,短短一個月,印度就損失了1.5萬人,印度的王牌軍更是全軍覆沒。
看到印度人一擊即潰,張國華是又好氣又好笑。
氣的是,自己辛辛苦苦準備了好幾年,結果對方實在是不堪一擊。
笑的是,這樣的印度還想在中印邊境搞事情,實在是自不量力。
【免責聲明】:本文創作宗旨是傳播正能量,杜絕任何低俗或違規內容。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私信及時聯系我們(評論區有時看不到),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