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釣到魚,選對地方是關鍵,那些大江大河中往往更容易藏著“巨物”。
但是最近貴州的一條小河溝卻火了,寬度不到2米的小溝竟引來了近百位釣魚人,這也讓不少人感嘆道,這里的魚是犯了天條?
2025年5月20日,IP顯示為貴州的視頻博主@表弟大白發布了一條短視頻并說道:一條小水溝這么多釣魚的,這又是誰“爆護”的風聲走漏了?
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一條小河溝兩旁擠滿了人,小編粗略地數了一下,光是鏡頭里面出現的就有幾十號人了,現場至少超過了百人,并且他們都拿著一根魚竿在認真地釣魚。你說是在那種收費坑塘或者江邊,出現如此多的人實屬正常,但是這地方就是一條小溝呀。
這條小溝最寬的地方估計就在2米左右,窄的地方連1米都沒有,平時魚要從這樣的地方游過去,估計都得排隊才行!
要不是這地方的水有些渾濁,估計一眼都能看清水底了,就這膝蓋都蓋不住的水深,就算有魚又能藏多少呢?
看到這樣一幕,網友們也是感慨萬分,有網友表示釣魚真的那么有意思嗎,在這種小溝里面都釣的這么帶勁,而且還是人挨人的情況下釣魚。不知道的還以為水里有啥寶貝,知道是釣魚也沒見幾個人下魚護,感情都是在這消耗時間?
對于這樣的疑惑,有喜歡釣魚的朋友就表示釣魚哪來的癮,自己天天釣魚都沒癮,也有網友表示自己天天釣都沒上癮,看來釣魚這件事還是蠻有意義的呀,大家平時是不是也這樣呢?
話說回來,釣魚釣魚,總得水里有魚才能釣吧,這么小的溝里哪來的魚呢。按常理來說,魚都喜歡在水草豐富、水流緩慢、食物充足的地方生活。可這小溝又窄又淺,要是有魚生活在這種地方,估計也只能過上“三天餓九頓”的生活。
不過既然現場有這么多人在釣,并且小溝中間還放著一個魚簍,看來這里面應該是有魚的,至于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同時觀察視頻中小溝周圍的環境,我們可以發現這條小溝像極了一些老河道,豐水期的時候小溝是會被淹沒的,到了枯水期又顯現了出來。
如果真是這樣的情況,那么這樣一條小溝里面指不定還真藏著不少魚。
也有網友表示這條小溝就那么大,就算一人喝一口水也能把這條小溝喝光,這么多人擠在一起釣魚,現場嘈雜的不行,就算有魚也不一定會咬鉤吧。并且大家都挨得很近,要是魚鉤魚線纏繞到了一起,不知道得有多鬧心。
面對這樣的疑問,有喜歡釣魚的朋友這樣回應道,釣魚佬是純粹地喜歡釣魚,從來都不屑于下網或者抽水的行為,因為只有自己釣起來的魚才有成就感,如果是想吃魚,那完全可以直接去菜市場。
現場上百號人愣是沒人下水撈魚,這事兒看著邪乎,其實藏著釣魚圈的“潛規則”。作為一名釣魚佬,小編也是深有感觸,“寧釣不撈”是屬于我們釣魚佬的“江湖規矩”。
年初隔壁村大爺用木棍敲暈五條鯽魚,被網友罵得差點退網;現在大伙兒寧愿曬脫皮也不碰漁網,生怕壞了“釣魚不趕盡殺絕”的江湖名聲。
說到底,釣魚人的樂趣早就不在魚獲多少。您看那戴草帽的大爺,釣上條手指長的白條也能樂呵呵拍照發朋友圈;穿防曬衣的姑娘釣到泥鰍,尖叫得比中彩票還激動。這場面看起來似乎難以理解,但是用網友的話來說,擠歸擠,但大伙兒都守規矩,這才是釣魚該有的樣子。
“垂釣之趣,境界不同,品味相異”,大家好,我是“測餌程小果”,本人長期在野外釣魚,對水庫,湖泊,大江,大河,黑坑等水域釣魚,頗具相關垂釣經驗和技巧,不定期為大家分享相關餌料及配方!
愿每位釣友都能守住這片山水間的江湖規矩,拋竿時輕取所需,收竿時不留寸縷垃圾;遇見未成年的小魚、懷卵的母魚,且將這份生機輕輕放回碧波。
釣的是浮漂沉浮的禪意,守的是子孫后代還能見魚躍的諾言。江湖不在魚護里,而在你與山水相視一笑的清風中。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如果今天的分享讓你感到有趣,你也不妨分享給更多的釣魚人,讓我們一起共探垂釣之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