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釣魚釣位不能隨便選,因為氣溫高水中容易缺氧,從而導致有魚的地方其實不多。如果位置不滿足水溫低或者溶氧高,那么大概率是沒魚的,從這個角度來說選擇釣位好像很容易。其實完全不是,因為夏季的魚體力充沛,從清晨到晚上所在的位置都是有變化的。大致有這樣的一個規(guī)律,早晚階段是魚類集中覓食的時段,多是在離岸距離不太遠的地方,白天的時候魚無法進入淺水覓食,這個時候才會躲在溶氧高或者水溫低的地方。
一、活
夏季最理想的釣位選擇就是釣活水,因為活水有高溶氧和低水溫的特點,是最容易有魚的地方。活水釣位也是高溫、低氣壓天氣時也可能有收獲的地方,所以是釣魚人必爭的釣位。主要有這樣幾種地形,出入水口、閘口、水泵站等等。釣活水一定要注意釣緩流的區(qū)域,原因很簡單,急流中魚是沒有辦法停留,食物也無法在急流中停留,所以釣出入水口都是釣附近,釣閘口也是釣距離稍遠的位置。還要注意釣法,因為走漂會比較嚴重,釣習慣了靜水的釣友可能會不適應,跑鉛、大跑鉛、雙鉛都是不錯的釣法。
二、陰
找一些陰涼的地方,這種地方屬于光照不強的區(qū)域,水溫自然會低一些,水溫低意味著溶氧也會稍高一點,關(guān)鍵還在于夏季的光照太強,魚兒感覺不安全,這種陰涼的地方魚兒會感覺安全性比較高。最經(jīng)典的陰涼位置就是橋下、高架橋下,面積大而且陰涼區(qū)域穩(wěn)定,形成大片的低水溫區(qū)域,躲在這樣的地方人還不被曬,魚的數(shù)量也多,所以凡是有橋的地方跟放水的閘口類似,幾乎全是釣魚人。最后也要注意釣法,要是橋不夠高,長竿懸墜釣是施展不開的,那就只能釣魚人愛曬,窩點在陰涼中。或者使用長竿短線釣法,不需要拋竿角度,中魚的時候提竿也不用多大幅度,端著魚竿釣。
三、蔭
植物形成的陰涼區(qū)域,都被稱之為蔭,這跟橋、山坡、建筑物形成的陰涼區(qū)域是不同的,雖然也是陰涼的區(qū)域,但是遠不如橋等陰涼區(qū)域。樹蔭下是個好選擇,可以確保釣魚人不怎么被曬,但是也要看是北岸還是東岸,如果是這兩邊的樹蔭下還是容易被曬,因為水面反光會非常嚴重。夏季的太陽比較高,樹蔭在水中投射的陰涼區(qū)域距離岸邊太近,所以往往沒什么大魚,鯽魚可能會有。荷葉縫隙之間適合釣鯽魚,荷葉遮擋了光照。蘆葦叢的陰涼區(qū)域也是好選擇,這是深水區(qū)域的障礙物,很可能是有大鯽魚的地方。
四、逆
釣順風還是釣逆風,或者是釣避風呢?這個跟氣溫條件直接相關(guān)。一般來說低溫季節(jié)釣避風的位置,因為不受到刮風影響的區(qū)域水溫會比較高。那高溫季節(jié)自然是要釣逆風的,這是因為逆風的位置有對流,讓底層呈現(xiàn)出高溶氧的特性來。原理是這樣的,風吹上層水,到了下風口位置時水流被卷到底層,底層的水往風來的方向流動,從而形成了對流交換,所以這是高溶氧的區(qū)域,魚進入下風口還是逆流而上。一般來說都不釣側(cè)風,因為好像沒什么意義,除非是釣河流,側(cè)風的邊上就是下風口位置。
五、淹
最后是夏季極為理想的一種釣位,不過缺點是不是什么時候都有,這需要有較大的降水天氣之后才會出現(xiàn),那就是暴雨漲水之后的水淹地。我們都知道夏季適合釣魚的天氣都是圍繞這雨天的,小雨中魚好釣,雷雨后魚也好釣,暴雨中雖然不能釣魚,但是雨停之后漲水就好釣了很多。漲水之后水溫下降、氣溫下降、氣壓飆升。原本低洼的地方往往會生長很多的雜草,雜草中還有草籽、昆蟲等等,水淹之后水質(zhì)渾濁而且食物豐富,雖然不深也會成為不少魚的覓食之地,這里有喜歡吃草的草魚,有喜歡渾水的鯉魚,有喜歡肉食和渾水的黃顙魚。
如果白天暴雨漲水,到了晚上的時候雨停了,其實就可以出門了。水位上漲之后魚兒開始探索新環(huán)境,這個探索主要是沿著岸邊進行的,從而不少于都會擱淺,所以說不用釣,基本就是出門撿魚的。敬請關(guān)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