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在南極大陸,企鵝排泄的糞便有用嗎?有何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北京時間5月22日夜間在線發表一篇氣候變化論文稱,企鵝糞便中釋放的氨可能有助于增加云的形成,從而減輕氣候變化對南極的影響。
這一結論是研究人員根據一個阿德利企鵝(Pygoscelis adeliae)群下風處的測量結果分析得出的。
本項研究中的阿德利企鵝沿南極海岸線行走(圖片來自Matthew Boyer)。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該論文介紹,南極生態系統由于人因氣候變化而面臨巨大壓力,包括海冰覆蓋面積近期的下降趨勢。企鵝是南極生態系統中的關鍵物種,其棲息地正受到這種持續發生的海冰損失的威脅。它們和其他海鳥也是這一地區主要的氨排放者。
氨會與含硫氣體反應,增加氣溶膠生成,氣溶膠顆粒能給水蒸氣提供凝結表面,從而增加云的形成。形成的云層可在大氣中形成隔熱層,常有助于降低地表溫度,進而影響海冰的覆蓋范圍,但人們此前對企鵝和南極氣候之間的具體相互作用所知不多。
本研究論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Matthew Boyer在南極駕駛無人機收集數據(圖片來自Zoe? Brasseur)。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為深入了解企鵝和南極氣候之間的具體相互作用,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芬蘭赫爾辛基大學Matthew Boyer和Mikko Sipil?與同事及合作者一起,于2023年1月10日至3月20日間,在南極馬蘭比奧科考站附近一處地點測量了空氣中的氨濃度,他們觀察發現,當風從約8公里外一個6萬多只阿德利企鵝群吹過來時,氨濃度上升到每10億分之13.5,比基線值(少于每萬億分之10.5)高1000多倍。即使至2月底企鵝從這一地區遷移走,氨濃度仍然比基線高100多倍,因為留在原地的企鵝糞便仍在持續排放這一氣體。
為證實氨濃度對氣溶膠顆粒濃度的影響,論文作者在單日進行了多次額外的大氣測量。當風從企鵝群吹來時,該地點的氣溶膠顆粒數量和大小急劇上升,隨后(風向改變約3小時后)觀察到一段時間的霧,他們認為,這可能是氣溶膠濃度升高的結果。
本項研究中的一群阿德利企鵝站在覆蓋著鳥糞的雪地上(圖片來自Matthew Boyer)。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企鵝糞便或有助于減輕氣候變化對南極企鵝棲息地的影響。論文作者總結說,他們的研究工作,強調了保護海鳥及其棲息地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重要性及其益處。(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