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透露,俄軍在烏克蘭的“特殊軍事行動”即將進入第二階段,主要目標是完全掌控頓巴斯以及烏克蘭南部地區。
根據美國國防部的情報分析,俄軍已經在烏克蘭北部邊境重組了22個營級戰術單位作為后續力量。此外,在清理完馬里烏波爾后,還有12個類似的戰術群能夠加入戰斗。
俄軍的“地圖解鎖”到底是在玩心跳還是搞宣傳?
五月底,俄軍再次展開行動,有傳言稱他們已經逼近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邊界。
有消息指出,一支俄軍突擊小隊冒險接近了烏軍遺棄的車輛,并插上旗幟拍照留念。盡管這一地區布滿了地雷和無人機威脅,但這次行動被俄方視為首次踏入該州,盡管實際控制這些城鎮還需要時間,但俄方認為這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稱之為“解鎖新地圖”。
這支隊伍據說隸屬于俄軍中央集團軍群中的精銳——第90近衛坦克師。這種“打卡式”的行動對軍事戰略有多大實際意義呢?目前來看,指望靠這種方式扭轉戰局幾乎不可能,更多的是一種對外展示的姿態,仿佛在告訴全世界:“看,我們又向前邁了一小步!”
畢竟,算上這次提及的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俄軍公開聲稱要拿下的州已經達到了八個。除了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四個熟悉的區域,加上哈爾科夫、蘇梅,現在又新增了一個目標。至于尼古拉耶夫,俄方表示它早已被劃入赫爾松的范圍。如此一來,俄方覬覦的州數量似乎還在不斷增加。
野心越來越大,普京究竟想吞下多少個州?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最近發表了一些強硬言論,明確表示俄羅斯不會再接受“先停火再談判”的模式。他提到,過去的經驗教訓讓他們意識到,當初在伊斯坦布爾談判時,俄羅斯的目標不僅僅是四個州,而是八個州。
這番話暗示了俄羅斯未來的戰略意圖,可能不僅限于第聶伯河左岸,甚至更大的區域都在其考慮范圍內。如果普京再次參與談判,他可能會提出控制十二個州的要求。不過,這些言論也需要謹慎對待,畢竟戰爭代價高昂,即使占領更多領土,普京也很難彌補損失。
戰爭打到這個程度,每前進一步的背后都是巨大的消耗和人員犧牲。從長遠看,“以地換人頭”的策略是否劃算,只有克里姆林宮自己清楚。
但從拉夫羅夫的表態中可以看出,俄羅斯似乎決心通過戰場上的優勢爭取更大的談判籌碼。這種不惜一切代價的姿態,讓外界對這場沖突的最終走向更加難以預測。或許在他們看來,只有讓對方感受到足夠的痛苦和恐懼,才能在談判桌上獲得想要的東西。
戰場風向標:無人機滿天飛,摩托化部隊也來“搶戲”?
再看看戰場上的戰術變化,現代戰爭越來越像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塹壕戰。雙方拼命挖掘戰壕,互相盯著對方的一舉一動,誰也無法輕易突破。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很簡單,現在天上到處都是衛星和無人機,任何大規模調動都會被對手實時監控。想進行大范圍穿插或包抄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很多時候只能硬碰硬地爭奪陣地,一點點磨掉對方的力量。
不過,與一戰時期不同的是,現在的戰場上多了許多高科技元素。無人機和FPV自殺式小飛機像蒼蠅一樣滿天飛舞,既是偵察兵又是攻擊手。然而,真正的“戰場之王”仍然是鋪天蓋地的炮彈和航空炸彈。
俄軍最近似乎摸索出了一種新戰術:用摩托化步兵打頭陣。這些士兵騎著摩托車快速接近敵方鐵絲網,撕開一個缺口,隨后主力部隊迅速跟進。這種看似魯莽的打法,在當前環境下卻意外有效。
后院起火:烏克蘭內部的腐敗問題會否動搖前線士氣?
就在俄軍宣稱“解鎖新地圖”的同時,烏克蘭國內也傳出了不和諧的聲音。有傳聞稱,澤連斯基團隊中有人在防御工事建設經費上動手腳。
據說,大約十億美元的撥款大部分沒有用于正途,而是流入了某些人的私人賬戶。如果這一情況屬實,將對前線士兵的心理造成巨大打擊。試想一下,戰士們在前線拼死搏斗,而后方卻有人借國難發財,誰能不寒心?
一旦這類問題被揭露,影響的不僅是金錢方面的問題,更會像一顆投入湖水中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士兵們會開始懷疑,自己的流血犧牲到底是為了什么?是為了保家衛國,還是為了養肥某些蛀蟲?
這種猜忌和不信任一旦在前線蔓延開來,比敵人再多的進攻都可怕。它會從內部瓦解士氣,動搖軍心,正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后方的腐敗問題已成為懸在烏克蘭頭頂的一把利劍。
將軍們的決策與士兵的生命,誰在為戰場上的失誤買單?
雪上加霜的是,烏克蘭武裝部隊內部也傳出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一位名叫亞歷山大·希什恩的前營長,曾效力于裝備美國M1A1坦克的精銳部隊——第47機械化旅。
他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批評烏軍總指揮部,指責他們的指揮不當,完全不顧士兵的生死,簡直就是“屠殺自己人”。他還憤怒地表示,希望那些坐在辦公室發號施令的高官們也能把自己的孩子送上前線當步兵,親身體驗子彈的滋味。
他的憤怒源于自己所在部隊在庫爾斯克方向遭受的重大損失。在他看來,這一切都是高層愚蠢命令的結果,他們必須為此負責。
這番話無疑在烏克蘭軍隊內部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揭示了前線士兵與后方指揮層之間可能存在的嚴重分歧。當將軍們的戰略規劃與士兵們用鮮血換來的經驗發生沖突時,矛盾變得異常尖銳。
整個戰場就像一個巨大的泥潭,將雙方牢牢困住。誰能最終笑到最后?沒人知道。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無論俄方的“莽撞打卡”,還是一戰式的塹壕消耗,抑或是摩托化步兵的亡命沖鋒,都無法改變沖突仍在繼續、民眾苦難不斷加深的事實。
至于那些所謂的“新地圖”、“新戰術”,不過是過眼云煙。歷史的長河終將沖刷掉一切,留下的或許只有一聲嘆息,以及那些再也無法歸來的生命。
來源:紅色鑒史官http://www.senqingzn.com/dy/article/JS8F9IV80553RHNV.html?f=post1603_tab_new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