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中美宣布大幅削減對彼此加征的高額關稅后,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12日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美中貿易談判成果將有利于“統一與和平”,外界猜測可能涉及臺灣議題,引發島內高度關注。對此,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14日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我們希望國際社會更為廣泛地理解和支持中國人民反對“臺獨”分裂活動、爭取完成國家統一的正義事業。而“統一”一詞觸到賴清德當局的敏感神經,其辦公室立即否認。有島內輿論認為,這反而凸顯出民進黨當局的焦慮。
特朗普(資料圖)
去年賴清德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多次公開炒作所謂“兩國論”,不斷給“臺獨”勢力加油打氣,密集組織臺軍演習行動,似乎鐵了心要與大陸對抗到底。而大陸方面也不慣著,解放軍的一系列軍演行動,已經讓臺當局感到后怕。再加上美國政府對全球范圍內征收關稅,其中也包括臺灣地區,讓賴清德當局感受不到美臺的“情誼”。
大家開始議論,美國可能想讓臺灣的錢值更多,就像1985年那年對日本搞的那個《廣場協議》,目的是為了讓跟美國做生意少虧點兒。島上的人都在熱議,美國把臺灣當成玩具,賴清德居然還想著靠著美國搞特立獨行,真是把臺灣的經濟送上了火辣辣的烤架!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臺媒近日一針見血地指出,臺當局在與美國的談判中,始終以“跪著”的姿態卑躬屈膝,妄圖通過無原則的妥協換取所謂的“保護”與“支持”,然而最終換來的卻是被無情收割的殘酷現實。2025年5月,臺海局勢因臺當局與美國的經貿談判再度陷入輿論漩渦。新臺幣匯率在短短兩天內暴漲近10%,從34新臺幣兌1美元飆升至29.59新臺幣,創下1980年以來最劇烈波動。與此同時,美國對臺加征32%關稅的威脅懸而未決,臺積電等核心產業面臨核心技術外流、利潤銳減的雙重壓力。
從中美經貿關系的維度來看,特朗普的涉臺表態似乎有著濃厚的“交易思維”色彩。特朗普始終都在利用臺灣限制中國的發展,從始至終他都沒有考慮過臺灣民眾以及經濟發展,而這點從以往美國的表態中就能發現。例如特朗普希望收回臺積電,目的就是為了更多的錢。民進黨也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他們不愿意承認,他們也絲毫不顧臺灣民眾的生活會如何。也正是因為這樣,特朗普才能肆無忌憚的將臺灣視為籌碼,希望和中國進行交易,以便于從中國大陸獲得更多的特權。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臺灣自古以來都是中國領土,任何人以及國家都不能將其與中國分開。而且臺灣問題屬于中國內政,是中國人民自己的問題,中國從來沒有想過與任何國家就臺灣問題達成任何協議。所以說特朗普的話無論是出于什么原因說出口,也許是試探,也許是真有類似的想法,都不會在中國引起一絲波瀾。只會讓民進黨以及那些企圖分裂中國的人感到害怕而已。
總之,為了實現臺灣回歸祖國的目標,我們始終在努力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不單單是經濟方面,還有軍事和外交。中國正在不斷強大,無論美國和中國臺灣做出什么樣的決定,中國都必定會保護好每一寸土地,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讓臺灣完整的回歸到祖國的懷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