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23日訊(記者郭松嶠)鹽穴儲氣庫聲納測腔儀、智能城市能源供給模型、智能巡檢機器人……5月19日至23日,第29屆世界燃氣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財聯社記者現場獲悉,這是世界燃氣大會創辦近百年來,首次在中國舉辦,大會還設置近百場論壇活動和超過5萬平方米的技術展覽。
在北京燃氣展臺,一款行動敏捷的機器狗成為與會者關注的焦點,區別于常規款式,這款機器狗頭頂位置有一套雷達系統,可探測周邊環境。
記者了解到,這款名叫“巡檢精靈”的機器狗專門為社區燃氣巡檢場景量身定制,可以突破傳統燃氣巡檢局限,搭載的高精度傳感器裝置能精準捕捉微小燃氣泄漏,實現泄漏隱患“早預警”,有效確保社區燃氣安全。“巡檢精靈”可深入社區穩定執行安全巡檢任務,憑借高效巡檢和隱患識別能力,可大幅提升巡檢效率。
在展廳,“三桶油”也展示各自亮點。在中國石化展臺,工作人員通過頁巖氣勘探開發一體化展覽模型,向觀眾科普頁巖氣從地下4000米開采出來的全過程。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互動體驗區,一套覆蓋全國油氣基礎設施的開放服務及交易平臺成為焦點。該交易平臺可以實現“需求發布-路徑智能匹配”全流程快速響應,提高資源調配效率。
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家管網”)市場部副總經理楊安在接受財聯社采訪時表示,該管容交易平臺是集團首個面向客戶的交易系統,參考淘寶模式建設,能讓更多用戶更便捷使用基礎設施。他舉例稱,在集團成立前,一方氣從新疆輸往上海,最多要經過7家管道公司,現在通過此一交易平臺,相當于客戶“買一張票”就能簡化提貨流程,也降低了能源使用成本。
楊安對記者表示,在天然氣“全國一張網”推進方面,國內10萬多公里天然氣管線,國家管網運營約59%,集團通過省網融入、新建管道、合資合作等方式豐富全國一張網,同時通過交易平臺讓更多用戶使用集團的管輸服務。
國際天然氣進口層面,楊安介紹,管道氣進口方面,當前中俄東線已成為全球單一管道輸送能力最大的一條管線,2024年底實現了380億方天然氣輸送量;中亞管道及西氣東輸一二三四線承運了從土庫曼斯坦到中國的天然氣;中緬線將海氣從緬甸輸往中國西南部地區。在LNG進口方面,截至2024年底集團累計接卸的7000萬噸LNG,解決了我國冬季天然氣調峰、資源保供和供應多元化問題,給國內燃氣發電企業及沿海地區企業提供了充足的低成本清潔能源。
展臺上,三項創新技術應用引起與會者關注。
LNG接收站一鍵啟停技術在國家管網集團LNG接收站應用過程中,使單船接卸時間減少2.5小時,接卸效率進一步提升;鹽穴儲氣庫聲納測腔儀在天然氣環境下最大測距達70米,鹵水環境中最大測距更是高達240米,產品性能國際領先。大型長輸天然氣管網在線仿真系統破解了制約我國大型油氣管網的技術難題,填補了國內管網仿真工業產品的空白,保障了能源數據安全與自主可控,為智能管網建設和能源轉型提供了核心技術支撐,各項核心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
國際企業展區也是大會亮點。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聚焦天然氣全產業鏈創新,展示了碳捕集與封存、生物甲烷制備及可再生能源耦合等技術突破,凸顯其在低碳技術研發與產業鏈協同上的創新深度,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可復制的技術范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