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為歐洲的領導者和歐盟的主心骨,馬克龍突然放低姿態將電話打到了北京,要從中方找出路?這通電話又釋放出了什么信號呢?
據中國外交部官網消息,5月22日下午,中方應約同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電話。馬克龍選這個時間點致電北京,主要是基于3點考量。一是中美關稅戰按下了暫停鍵后,而歐盟內部對華政策的分歧也隨之逐漸暴露,法國作為歐盟的主心骨需要在經貿利益與對華態度中間尋找平衡點。
二是法國國內經濟壓力加劇和民生不滿情緒因持續對烏克蘭軍事援助而升溫。當前特朗普政府想將援助烏克蘭的任務全部推到歐盟身上,但以歐盟目前的軍事力量和經濟狀況根本無法解決,這就促使法國主動尋求與中國協調立場。在此次通話中也能明顯看到馬克龍在俄烏問題上降低了對華強硬的姿態。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是中國對歐盟白蘭地反傾銷調查直接沖擊到了法國的經濟命脈。2024年法國白蘭地出口額同比下滑10.6%,120家釀酒廠和數萬就業崗位的產業鏈面臨斷裂風險。這種情況使馬克龍不得不向中國做出讓步,而從這次通話釋放出來的3大信號也能看出法國正在調整自己的戰略方向。
馬克龍在通話中強調“公平競爭”原則既是對中國反傾銷調查的間接回應,也是為爭取中方在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關稅問題上的讓步鋪路,暗示可能會推動歐盟調整對華貿易政策以換取白蘭地關稅問題的緩和,他還重申會“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這直接回應了近期臺媒炒作“法國對臺政策變化”的謠言,他的這一舉動顯然是為了消除中方疑慮為后續經貿談判創造必要條件。
同時法國在俄烏沖突和中東問題上主動與中國協調立場,提出共同籌備國際會議并強調“防止熱點問題升級外溢”,顯示出其試圖通過多邊合作提升國際影響力的意圖,例如馬克龍計劃訪問越南印尼和新加坡的亞洲之行,既是為了拓展印太經貿利益,也是平衡中美博弈影響的戰略性布局。
盡管在此次通話中白蘭地關稅問題并未得到解決,但中法仍在多個層面達成了重要共識,雙方承諾將會深化在傳統領域的合作并且還將范圍擴展到了新興領域。馬克龍還特別提到了人工智能和銀發經濟合作,而中方也承諾將擴大法國優質產品進口并為之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便利。
此外馬龍克還表示要推動歐盟堅持戰略自主。不過挑戰仍舊存在,白蘭地關稅爭端作為核心矛盾仍未解決,雙方僅是同意“保持對話大門敞開”,這表明談判進程仍將面臨復雜博弈,而法國能否在歐盟內部協調統一立場將會成為影響最終結果的關鍵變量。
總的來講,馬克龍主動發起與中方通話并非只是單純出于經濟貿易層面的考量,更多的是法國正在擺脫美國的影響尋找新的出路。而法國要想真正做到跟中國敞開大門做生意,就需要堅定立場絕不能再當“雙面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