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乘勢而上 接續奮斗 攜手共同邁向現代化

0
分享至

原標題:乘勢而上 接續奮斗 攜手共同邁向現代化——寫在昆明市實施“以城帶邊、以城興邊”幫帶共建磨憨邊境幸福村三周年之際(下)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云南民族眾多,要加強邊疆民族地區治理,拓寬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實踐路徑,深入推進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切實維護民族團結、邊疆穩固。”

2022年4月以來,昆明市實施“以城帶邊、以城興邊”幫帶共建磨憨邊境幸福村建設以來,取得喜人成效:

所有自然村通了硬化路,進行了綠化、亮化、美化,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達100%,尚岡、大龍哈、磨站等都變成了祖國西南邊境的一顆顆璀璨的明珠;

加大對磨憨區域配電網的升級改造力度,助力邊境幸福村建設,“電力藍”點亮了群眾的幸福生活;

大力發展蔬菜、水果、中藥材、天然橡膠、茶葉等農業重點產業促共富,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拓寬增收渠道,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萬余元,達到勐臘縣2024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

6個沿邊行政村各成立了1家運行規范的合作社,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大幅增長,最高的磨憨村達到122.3萬元,較托管前增長了十余倍;

磨憨所有中小學實現網絡全覆蓋,幼兒園已覆蓋6個行政村,還與昆明市教工二幼簽訂幫扶協議,將磨憨城鄉醫保、養老保險等納入昆明市社會保障體系,實現磨憨、昆明兩地優質教育、醫療等資源共享;

基層黨組織建設持續鞏固,實現黨群服務中心全覆蓋,在6個沿邊村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人人是哨兵、戶戶是哨所、村村是堡壘”的觀念成為磨憨各族群眾的行動自覺……

爭取中央、省級銜接資金2951.6萬元,深化拓展昆明市“以城帶邊、以城興邊”幫帶共建機制,打造“邊關風情”“哈尼營地”“醉美傣家”“茶香瑤寨”“雨林時光”“田園鄉愁”為主題的特色民族村落,推動磨憨邊境幸福村建設鞏固提升;

發布“水潤千寨,醉美磨憨”旅游線路,磨憨6個重點村農文旅融合發展邁向新征程……



2025年4月11日至13日,第二屆花漾潑水節在昆明世博園舉辦,各族群眾共享民族風情

然而,昆明市努力的腳步并未停歇。

當下,昆明市正聯合多方力量共同發力、引客入磨,在祖國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繪就以昆明為起點、以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磨憨鎮為目標、跨越千里的幫帶共建“作戰圖”,這幅以感恩奮進為主線,城邊攜手共進、萬眾一心、興邊富民的幫帶共建“實景圖”還在繼續!

在昆明市幫帶共建磨憨邊境幸福村三周年之際,記者一行再次來到磨憨,見證著一幅幅從紙上走向磨憨大地的實實在在的幸福實景!


傣歷新年趕擺的村民(攝于2025年4月)

凝心鑄邊 厚植家國情懷

4月16日,適逢傣歷新年,記者一行來到龍門村民小組,村民們在新修建好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廣場的民族團結大舞臺上載歌載舞,共慶佳節。

漫步磨憨的6個邊境村,每個村莊都有1個以上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廣場,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視覺形象也融入了村民生活的點點滴滴——

在尚岡村民小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廣場邊,盤龍柱高聳入云,默默講述著盤龍區幫帶共建的感人故事,也將黨和政府一心為民的初心定格在村民的心中;

磨站村民小組里,中國結講述著“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故事;

大龍哈村民小組村史館里,“團結篇”“幸福篇”“建設篇”等無聲講述著“我的家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美麗的村寨;我的家人,是中華民族大家庭里幸福的一員”的大龍哈幸福故事……


2023年8月,尚岡村村民在云南鐵路博物館參觀

在磨憨,一個個村莊成為一個個“中華民族一家親”故事的講述現場,在潛移默化中,“國門即是家門,大家既是邊民更是國民”“黨和政府始終惦記著大家,大家更要盡職盡責,守好家門,護好國門”成為磨憨各族群眾的共識。

這些改變,與近年來昆明市、磨憨—磨丁合作區管委會、磨憨鎮的努力息息相關:結合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活動,將愛國主義教育與提高中華文化符號認知率相融合,積極運用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開展宣傳;組建專門隊伍,下沉村組入戶走訪、召開群眾大會;積極宣傳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視覺形象相關文化知識,在“潤物細無聲”中不斷增強磨憨各族群眾的“五個認同”,將守邊護邊化為村民的自覺行動。

無獨有偶,村民認識的提升也離不開幫帶干部們全心全意為群眾著想的真心。

2022年12月,昆明市共派出22名幫帶干部前往磨憨。

邊境幸福村建設初期,曼莊村駐村第一書記楊奇武為給村民找到質優價廉的屋頂瓦片,開著自己的車跑遍了勐臘的每一個建筑市場;尚岡村駐村第一書記謝繼剛鼓勵村民依臘香發揮繪畫特長扮靚家鄉,帶領村民改造門面,將在尚岡種植石斛十多年的種植戶規劃進邊境幸福村建設;在已經駐村2年的情況下,五華區駐村干部王文宏申請繼續駐村接續奮斗……點點滴滴被村民記在心中,激發著大家凝心聚力、共同守護邊疆的決心。

如今,隨著昆明市幫帶共建工作的深入推進,在磨憨174公里的邊境線上,各族群眾用實際行動踐行“守邊有我,請黨放心”的政治擔當和家國情懷,確保了國門安寧,形成“村村是堡壘、戶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群眾參與穩邊固邊工作格局,磨憨呈現出一派民富疆穩的嶄新面貌。


美麗的大龍哈村一角(攝于2025年4月)

互嵌實邊 增強交融黏性

2025年4月11日至13日,昆明世博園以“第二屆花漾潑水節”架起城鄉文化交流橋梁。活動中,盤龍區特邀尚岡村14名文藝隊員將邊境潑水節“搬”進城市舞臺。

當天,傳統取水儀式、傣語祝福歌謠、非遺銀飾舞姿與電音派對、明星互動、潮玩市集碰撞出“傳統+年輕態”的火花,昆明、磨憨兩地的交流變得愈發頻繁。

實際上,自從昆明市幫帶共建磨憨邊境幸福村以來,兩地各族群眾的交往交流交融一直在持續。

2023年6月16日,村民巖溫香第一次坐高鐵到了昆明,參加昆明市“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系列活動暨石榴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社區學院授牌儀式、石榴紅交往交流交融集市啟動儀式。

期間,在官渡—磨憨幫帶共建機制下,關上中心區社區與曼莊村委會在大家的見證下簽署了青少年跨區域雙向交流框架協議書,兩地青少年玩在一起、學在一起,在交流中交朋友、在學習中增知識、在互動中共成長,形成手相牽、心相連、情相融的“石榴籽”。

2023年8月,盤龍區組織昆明、磨憨兩地各族群眾前往云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云南人民英雄紀念碑、云南鐵路博物館、昆明植物園和聞一多舊居、聞一多歷史陳列館參觀學習,同時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火把節。這樣的活動成為有力推動盤龍區和尚岡村“以城帶邊”幫帶共建機制落地見效,促進兩地群眾互嵌共融,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實踐。



2023年6月16日,昆明市全面啟動“三項計劃”系列活動,曼莊村村民與大家共享長街宴

2023年,“魚躍龍門·筑夢呈功”教育幫扶計劃啟動。同年8月,呈貢區—磨憨鎮龍門村委會各族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暨龍門學子入呈就學歡迎座談會在昆明市長水實驗學校(呈貢校區)舉行。從此,6名來自龍門村的傣族、瑤族學生與該校各族師生將一起度過3年的初中生活,共享呈貢優質教育資源。

這項工作一直在持續,2024年又有10名來自龍門村的各族學生到呈貢就讀,在共同的學習生活中,兩地各族青少年交流得更加頻繁、互嵌得更加深入。

優質的教育資源共享不限于呈貢區,自幫帶共建以來,昆明市還推動昆三中、師大附小等學校對口幫扶磨憨9所學校,3014名學生享受到昆明優質教育資源,搭建起省會和邊疆教育互嵌的有效橋梁。


2024年,龍門村10名學子到呈貢區就學

昆明市還積極推動多元文化交流互嵌。依托“國門嘉年華”開展“國門商業街”民族團結“趕擺”和“云南3×3超級籃球聯賽”磨憨站等活動,積極導流引客,讓兩地各族群眾在多元的文化活動中交流更加深入、互嵌式發展更加緊密。

通過幫帶共建,昆明的龍頭帶動作用和磨憨的口岸輻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推動昆明“有產業、缺口岸”和磨憨“有口岸、缺產業”互補發展,形成優勢互補、各具特色、協同發展格局。

托管磨憨,也讓昆明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以中老鐵路為紐帶,以昆明為起點,可以輻射超過25億人口的南亞、東南亞市場。昆明抓住中老鐵路“黃金大通道”和國家推動東西部產業協作等帶來的重大機遇,持續探索深化跨區域產業協作新機制,舉全市之力協同打造承接產業轉移的核心承載區,推動跨區域產業協作邁上更高水平。

活動互嵌、文化互嵌、產業互嵌,昆明和磨憨兩地的交往交流交融愈來愈頻繁、愈來愈密切,含金量也越來越高。


位于青松村的“幫帶共建”雕塑

記者手記

幸福,就在眼前

去磨憨已經七八次了,可今年4月份再次來到磨憨,眼見一幅幅規劃圖變成了實景圖,內心也是感慨萬千。

2023年初到磨憨時,安寧幫帶共建的磨整村民小組剛率先完工,幸福“冒芽”;官渡區幫帶共建的大龍哈村民小組已經換完了屋頂,各項建設正熱火朝天、快馬加鞭地進行著;呈貢助力龍門村開辦的村集體企業“龍門農業”在呈貢惠景園商鋪開門試營業,首批“山貨”進“呈”;五華區幫帶的尚勇村里,黨員干部帶頭換屋頂;盤龍區幫帶共建的尚岡村適逢雨季,更換屋頂等各項工作正在艱難推進中;西山區幫帶共建的青松村民小組才完成規劃……

對幫帶共建的駐村干部而言,復雜的情況使得工作面臨重重挑戰。工作開展之初,西山區駐磨龍村工作隊隊員楊文釗曾告訴記者,剛來的時候,村里沒有公廁、小超市、小吃店等基礎設施,早點只能去鎮上采購一些面包、牛奶來應付。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三年下來,磨憨邊境村寨不僅曬棚建起來了,籃球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廣場也建起來了。青松村民小組臟亂差的環境改善了,有些村民發展了庭院經濟,賣起了早點,有些村民還在晚上擺起了燒烤攤;尚岡、大龍哈更是成為了旅游風景區……

“我們剛開始的時候都是追著村民建設幸福村,現在眼見幸福村就在眼前,許多村民都追著我問,什么時候輪到建設他們的村子。”說起這三年的變化,這是磨憨鎮尚勇村黨總支書記、主任姚瑩最大的感受。

在磨憨邊境幸福村建設逐漸推進中,原本心存疑慮的村民以榜樣為鏡、向標桿看齊,主人翁意識激增,基層黨組織成為帶領他們走向幸福生活的強大牽引力,工程建設“實”、文化傳承“精”、環境治理“細”、生態保護“優”、邊疆安全“穩”“五向發力”,村莊治理水平不斷提升,農文旅融合發展,磨憨的“幸福路”已觸手可及,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成為各族群眾的行動自覺……

如今,“以城帶邊、以城興邊”已成為推進磨憨國際口岸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和亮麗名片,成為促進資源有效配置實現磨憨口岸高質量發展的制勝法寶。

幸福村建設也成為磨憨口岸建設最先實施、最先見效的項目,沿邊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所有的發展都被賦予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昆明市用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強邊固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的時代答卷。

按照2024年6月印發的《云南省現代化邊境幸福村鞏固提升行動方案》,昆明市緊扣6個方面21項具體工作任務22項指導性指標開展鞏固提升,計劃到2025年年底,在磨憨鎮建成8個“典型示范村”、47個“提檔升級村”和11個“達標鞏固村”。可喜的是,今年尚未過半,22項指標已全面達標。

當下,昆明6區(市)的第二批幫帶干部已逐步到位,磨憨邊境幸福村建設進入鞏固提升沖刺階段,全市將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拼搏精神、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意志接續奮斗,“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是他們永恒的奮斗目標。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馬新煥 文/圖

轉載請注明來源《民族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民族時報 incentive-icons
民族時報
《民族時報》網易官方賬號
11655文章數 4199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关县| 灌南县| 满城县| 黄骅市| 烟台市| 巴中市| 陇西县| 丹东市| 安图县| 德惠市| 平江县| 枣强县| 延庆县| 承德县| 朝阳区| 皮山县| 定日县| 罗城| 曲阳县| 萨嘎县| 漯河市| 塔河县| 呼伦贝尔市| 沈丘县| 静安区| 安化县| 英超| 泸定县| 安宁市| 安阳市| 保康县| 荃湾区| 宜州市| 平阴县| 台东市| 蒙山县| 阿荣旗| 习水县| 萍乡市| 金昌市|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