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李天銳何勤華
今年是彝海結盟90周年。5月22日,涼山州冕寧縣舉行“銘記彝海結盟弘揚長征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群眾文化活動,通過重走長征路暨敬獻花籃活動、召開主題座談會和舉行主題文藝演出,講好彝海結盟故事,弘揚長征精神,共謀老區發展振興。
重走長征路暨敬獻花籃活動。
1935年,中央紅軍長征過涼山,紅軍先遣隊司令員劉伯承與彝族果基家支頭人小葉丹在彝海之畔歃血為盟,紅軍大部隊順利通過百里彝族聚居區,為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贏得了寶貴時間,留下了彝海結盟的民族團結佳話。
座談會上,與會代表重溫彝海結盟歷史,并從不同角度就進一步講好彝海結盟故事、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提出建議。
當天的彝海結盟紀念館里,冕寧縣文管所副所長張燕正為參觀者進行講解。講解間隙,她告訴記者,作為土生土長的冕寧人,這段歷史自己已講了多年。近年來,特別是今年有許多人到紀念館參觀學習。大家對這段歷史的了解、對革命先輩的懷念,都讓她十分感動,她也將豐富講解內容與形式,把紅軍長征故事、彝海結盟故事、民族團結故事繼續講下去。
據介紹,多年來冕寧縣致力于保護紅色遺址遺跡、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弘揚紅色文化,迄今已構建起由紀念館、紅色陳列館、紅色遺址組成的、全年免費開放的紅色革命教育主陣地。作為四川攀西地區唯一的革命老區縣,近年來冕寧縣做好資源能源、特色農業、文化旅游“三篇大文章”,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24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4.04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