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網法治研究院副秘書長親自領銜,開啟公益普法新篇章!
2025年1月9日,由北青網法治研究院牽頭,中國商報“尚法新聞”、中國企業報企業合規與治理研究院、新黃河客戶端、指尖新聞等多家媒體聯合發起的“公益普法熱線”啟動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
此次活動得到了公益法律智庫“法度研究院”的鼎力支持,以及多家律所、數十名知名律師的熱烈響應。
王殿學律師作為北青網法治研究院副秘書長,領銜組建了由陶寬律師、丁曉英律師、馮帥律師、秦瑩律師、張佩律師五位資深律師組成的公益普法團隊,以專業能力推動普法工作,為弱勢群體解決難平之事。
該團隊以刑事辯護,勞動爭議,民商事訴訟等業務領域為主,植根于群眾的法律需求,為化解法律矛盾施以援手。
王殿學律師
王殿學律師作為北青網法治研究院副秘書長,同時也是北京京師律所權益合伙人,京師(全國)刑事專業委員會主任,此次積極擔當起普法使命,成為第一批加入到普法熱線當中的資深團隊之一。
業務方面,王殿學律師主要從事金融犯罪辯護,涉稅犯罪辯護,刑民交叉類犯罪,企業刑事合規和法律風險防控,大要案申訴,國家賠償。
“我希望公益普法服務能夠惠及每一位普通的老百姓,希望讓遇到糾紛困擾的弱勢老百姓能夠及時得到專業的幫助,也為化解社會糾紛盡點微薄之力。”
陶寬律師
從警察到刑事律師,從犯罪偵察到刑事辯護,陶寬堅定走上實干之路,以實踐助力法治理論的不斷完善。
陶寬律師是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權益合伙人,刑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網絡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曾在公安工作6年。身為警察,陶寬堅守在法治紅線的前沿,以法為箭,射向不法之地;身為刑事律師,他搖身轉變為當事人的守衛者,以法為劍,明理法,辯對錯,為當事人爭取最大利益。
丁曉英律師
“公益普法給了我們法律人一個踐行社會責任的機會和平臺,作為志愿服務者,我會以耐心、專業、審慎的態度對待每位咨詢者,為他們在法律框架內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
丁曉英律師是京師(全國)刑事專業委員會委員,金融犯罪研究中心秘書長。業務方面主要從事刑事辯護、刑民交叉案件、企業刑事合規和風險防控。執業以來近十起案件被檢察院最終撤案。
馮帥律師
“我于2014年在讀書期間,成為注冊在籍的志愿者,每年完成不少于50個小時的志愿服務。工作后,我作為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調解員,年均化解商事糾紛20余起,挽回經濟損失超千萬元,讓法律知識走出象牙塔。”馮帥律師說。
行業前沿躬身法治,細處耕耘正義沃土。這段經歷讓她深刻體會到,法律援助不僅是條文解讀,更是公平正義的具象化實踐。馮帥律師表示,她將繼續以專業為舟楫,在法治中國的征程中既做矛盾化解者,更做法治信仰的鑄就者,用青春力量傳遞法治溫度。
秦瑩律師
秦瑩律師是北京澤亨律師事務所創始人合伙人,刑法學碩士、企業合規師,業務方面主要從事刑事辯護、企業刑事合規業務。
秦瑩律師從業以來辦理并深度參與辦理多起重大、疑難、復雜刑事案件,無論是涉黑案件、經濟金融類犯罪案件均取得了良好的辯護效果。
作為一名刑事辯護律師,秦瑩律師秉持以專業剖析案件,以匠心辦理案件的執業理念,始終堅持以扎實嚴謹的工作態度辦理好每一起案件,用自己的專業、敬業為每一位當事人盡最大努力。她同時也擔任社區法律顧問,積極參與公益法律服務,能以自己專業的知識為更多困難的人提供法律幫助,感受法律的溫度,法律人的關懷。
張佩律師
“公益普法熱線這項活動的意義在于可以讓法治觀念更加深入人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張佩律師表示,“作為律師,我們代理的每一個案件,都緊緊系著當事人的自由甚至身家性命、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我們為公平正義而戰的使命,是一生耕耘的事業。每一位當事人在困境中向我們投來的信任目光,都承載著他們對公平正義的期許。無論案件大小、繁簡,都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放松。每一次都必須全力以赴,為當事人爭取最有利的結果,不讓自己留下遺憾。”(北青網法治)
文/鄭賀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