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5 月 23 日消息,鐵科院咨詢公司今日于社交媒體發文,宣布北京地鐵 19 號線城軌智能綜合檢測列車于本月完成了兩次正線動態調試,標志著城軌智能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
根據文中介紹,在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統籌協調下,該檢測列車由鐵科院(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主導,聯合裝備集團、交控科技等多家單位協同研發;該檢測列車編組為 3 節 B 型車,支持 DC1500V 接觸網和 DC750V 第三軌兩種受電方式,搭載信號系統,最高運行速度可達 120km/h。
該車相比第一代綜合檢測列車,搭載了信號系統,顯著提升了檢測作業時的安全性;同時實現了鋼軌探傷系統在電客車載體的集成安裝,集成了檢測速度最高可達 80km/h 的隧道三維結構檢測系統,搭建了多系統集中控制、精準授時、綜合分析、無人值守的時空同步定位及車載綜合管控系統。
該檢測列車集成了輪軌關系動力學響應檢測、鋼軌探傷、軌道動態幾何狀態檢測、鋼軌廓形檢測、軌道狀態巡檢、鋼軌波磨檢測、隧道三維結構檢測、隧道狀態巡檢、弓網綜合檢測、接觸網狀態巡檢、時空同步定位等 10 余種系統,可在運營速度狀態下,實現 100 余項設施設備運行參數的高效、同步感知。
該檢測列車的兩次正線動態調試完成于 5 月 9 日、16 日,重點圍繞新系統、新功能開展動態調試與功能驗證,后續調試團隊將穩步推進整車動靜態聯合調試,確保列車全系統功能完備性及技術指標全面達標,為交付運營打下堅實基礎。
IT之家備注:“黃醫生”之稱源于日本新干線電氣、軌道綜合檢測列車,其中的“黃”指這些列車在涂裝上通常為亮黃色;部分中國鐵路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參考了日本“黃醫生”的外觀涂裝,將列車側面刷上了黃色的色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