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山西省五一勞動獎表彰大會在太原隆重舉行。大唐山西公司陽城新能源事業部工程建設部項目經理李向杰獲評“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作為扎根一線的“追光者”,李向杰以電力報國的赤誠初心勇挑重擔、以矢志創新的拼搏精神攻堅克難,在光伏項目建設的攻堅戰線上,書寫著新時代能源人的奮斗答卷。
李向杰獲2025年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
項目攻堅的“急先鋒”
作為大唐山西陽城芹池寺頭150MW光伏發電項目經理,李向杰的工作日志里寫滿了挑戰與突破。這個被列為山西省2023年重點工程的光伏發電項目,在落地之初,區塊地形復雜、送出工程接入難等“攔路虎”便接踵而來。面對項目審批、土地流轉等諸多難題,李向杰化身“協調官”,以“提前謀劃、主動出擊、精準發力”的戰術策略,在政府部門、企業和村民之間搭建起溝通橋梁,為項目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他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率領團隊啃下一塊塊硬骨頭。為解決國土備案難題,他帶著設計圖紙往返地方政府、國土、林業等部門,高效辦結各類審批手續,為項目推進保駕護航。他白天奔波在施工現場協調資源,夜晚伏在案頭推演方案,經過團隊的共同努力,項目從可研評審到獲得開工批復僅用34天,在3個月內完成了項目升壓站主設備安裝與輸電線路貫通。他統籌升壓站、集電線、光伏區同步施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保障計劃剛性執行,推動項目換擋提速,創造了升壓站選址到土地轉讓談判55天辦結、送出工程基礎開挖到全線貫通80天完成的“協同奇跡”。
在芹池寺頭光伏發電項目全容量并網攻堅戰中,李向杰深化“有解思維”,堅持“掛圖作戰”,將升壓站建設、集電線架設、光伏區施工細化到每日工時。針對山地施工運輸難題,他創新性引入模塊化運輸方案,并使用無人機將光伏組件運輸至各安裝現場,縮短節點工期超20%。該項目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從清表到全容量并網質監的投產目標,書寫了光伏建設的“大唐速度”。
李向杰在施工現場檢查光伏板支架安裝質量
安全管控的“守門人”
面對點多面廣的施工現場,李向杰以“零容忍”態度嚴把項目建設“六道關口”,筑牢安全生產防線。他建制度、立規矩、抓關鍵,構建起了適宜山地光伏建設特點的全鏈條管控體系。
他狠抓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管理,通過體驗式安全教育培訓、安全警示教育、現場作業風險交底等活動,抓緊、抓實、抓細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堅決防范觸碰安全生產“高壓線”行為。針對汛期、冰雪大風等季節性風險,他認真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對深基坑、高空作業等實行“旁站式”管理監督,確保了安全施工“零事故”。
此外,李向杰全面實施智慧化監管,在移動式人臉識別打卡、早班會安全宣誓等基礎上,運用無人機、視頻監控等手段開展遠程巡查,嚴抓違章作業和違規用火,對發現的問題立查立改,實現了“人防+技防”雙保險,全方位筑牢安全生產基礎。
李向杰在研究施工圖紙
“四優工程”的“探路者”
“我們不僅要建好工程,更要以‘四優’標準打造山地光伏建設示范項目。”李向杰如是說。
為此,李向杰強化工程設計和質量把關,嚴格過程管理,精細施工工藝,力爭將項目打造成技術經濟指標一流的精品工程、綠色與智慧的示范工程、安全零事故的平安工程、清廉零違紀的廉潔工程。
在李向杰眼中,光伏項目不僅是新能源工程,更是新技術“高地”。他以打破常規的勇氣向傳統工藝發起挑戰,在集電線設計中采用“同塔雙回雙分裂”輸送技術,即在同一塔基上實現雙倍電力傳輸,僅此一項,便減少塔基60基,為項目節省了可觀的永久占地費用。在山地光伏區,他大膽采用高支架與柔性支架結合模式,節約土地400余畝,為山地光伏開發提供了可復制的“陽城樣本”。他帶領技術骨干開展揭榜掛帥攻關,讓科技創新的種子在項目落地生根,先后斬獲“高效節能并網啟動試驗方法”“無人機光伏板計數技術”等10余項專利與創新成果,科技賦能取得新突破。
在山地間一塊塊光伏板鋪就的“藍色海洋”中,李向杰始終堅守綠色發展的初心和深耕細作的匠心,將新能源建設的現場化作綻放自我光芒的舞臺,用汗水和智慧展示著勞動者的風采。(郭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