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冰冰
編輯 | 阿至
36氪獲悉,中海儲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儲能」)近日宣布完成超億元Pre-A++輪融資。此次融資由螞蟻集團領投,君恒投資、北京昌平中小企業成長投資基金跟投,資金將主要用于技術研發及產能擴大。「中海儲能」歷史投資人為紅杉中國、源碼資本、清流資本和經緯中國。
「中海儲能」成立于2020年,瞄準規模化長時儲能領域,專注于鐵鉻液流電池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其自主研發的鐵鉻液流電池技術解決了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并網的消納難題,產品入選國家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錄,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稱號。
近期,「中海儲能」宣布中標惠陽區50MW/300MWh獨立新型儲能電站項目,項目總投資近十億元。目前,「中海儲能」已形成以北京總部為核心的全國化產業布局,年產能達1GWh,規劃在多地建設產業基地。
「中海儲能」惠陽區儲能電站項目
一、交叉學科研發團隊,自主突破液流電池技術瓶頸
在新型電力系統加速發展的背景下,風力發電與光伏發電規模持續擴大。受氣象條件制約,這類新能源發電存在間歇性特征,直接并網將對電網穩定性構成挑戰。因此,需在發電場配套建設長時儲能電站,通過"儲存-釋放"機制實現電力時移。
液流電池基于特殊的構造與工作原理,被視為最適合長時儲能的電池技術之一。其中,鐵鉻液流電池在安全性、環保性、循環壽命、能量轉換效率上展現出潛力,但析氫、活性低、成本高等問題,一度制約其商業化發展。
“液流電池同時包含了傳統化工領域的‘三傳一反’又引入了電場,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耦合體系,單獨依靠某一個材料或者某一個技術的調整,很難真正解決析氫和反應活性等問題。”「中海儲能」CEO王屾介紹,「中海儲能」通過多年研發,結合了新材料、新工藝及結構的耦合應用,才最終解決了上述難題。
舉例來說,電極和雙極板是液流電池的兩個核心材料。傳統碳基電極內部是類似海綿的3D空間,同時承擔著電化學反應過程和電解液流動通道雙重功能,在流動過程中會出現局部的湍流和環流,產生大量析氫。
為了從根本上抑制這些副反應,「中海儲能」自主開發了碳布電極,把海綿狀幾毫米厚的電極改成了不到一毫米厚的布,同時開發設計了帶流道的雙極板,讓電極碳布只承擔電化學的反應,把傳統的電解液流動通道的功能轉移到了雙極板的流道上,從而可以控制電解液的流速、流量、方向、流動軌跡,提高反應效率并且抑制析氫。
「中海儲能」產品模擬圖
目前「中海儲能」交叉學科研發團隊擁有電化學、控制、電器等領域頂尖人才。2022年,「中海儲能」開始開發液流電池領域的垂類大模型,現已推出具備推理思維鏈能力的液流電池專屬大模型。
“現階段從工藝、材料、結構上看,從面向市場化的角度來說,「中海儲能」已突破行業技術瓶頸。”王屾介紹,2025年「中海儲能」的研發重點和長期目標,是把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持續降低。
二、瞄準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下探鐵鉻液流電池價格
儲能產品成本核算,大致有兩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客戶比較關心的初期投資成本,即初期建設儲能電站時,購買儲能設備的投入;第二個維度是儲能電站全生命周期每年產生的運營維護費用,尤其對于使用壽命20年以上的電網側、電源側儲能電站來說,需要綜合核算全周期的總投入。
王屾介紹,目前市場占有率較高的磷酸鐵鋰電池在初裝成本上更有優勢,4小時的儲能時長設備中鋰電可以做到0.6-0.7元/Wh。但磷酸鐵鋰電池使用過程中存在容量衰減,衰減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更換新電芯,而全生命周期中多次電芯更換將帶來運營成本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大幅度提高。
而液流電池初裝成本略高于鋰電池,但所有主設備都有20-30年的壽命,不需要對主設備進行更換,每年運營維護成本很低,整體來看部件成本和總投入更有優勢,并且隨著儲能時長增加,成本優勢呈指數級放大。
不同的技術路線對應著不同的應用市場。王屾認為,磷酸鐵鋰電池更適合工商業儲能,工商業儲能規模、回報周期等要求下,初期成本較低的鋰電是比較好的選擇。而面向電源側、電網側的儲能電站,壽命起步是20年,在測算全生命周期成本時,初期成本高的劣勢會被拉平,液流電池長時儲能、安全、可擴展性等優勢將凸顯。兩者在能源轉型中形成互補,共同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因此,「中海儲能」一開始就瞄準了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以及源網荷儲一體化這兩個場景。“我們判斷未來幾年,在中國市場會孕育出海量的獨立儲能電站以及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和需求。”王屾相信,需求背后是三大趨勢的推動:新能源的裝機發電量持續提高、電力現貨市場電價差擴大、電網側的調頻調峰等輔助服務需求增加。
而在市場競爭中,產品始終要做的,是在追求本質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最低。
對此,「中海儲能」從原材料和綜合設計兩大決定產品價格的核心要素著手。在原材料端,實現了整個體系內百分之百的國產替代,并且不斷通過新研發的配方、新的生產工藝來實現原材料的降本生產。以電解液為例,「中海儲能」的度電成本已下降至2020年的一半。
在設計方面,優化了整個系統模塊結構。傳統液流電池把功率模塊甚至電解液罐都裝到集裝箱里,導致集裝箱設計在成本中比重較高。「中海儲能」針對場站式應用,取消了集裝箱結構,通過其他保溫方式來節省成本,同時,針對這種場站式系統,全面引入了余熱回收系統,使得業主收益提高5%到10%左右。
三、迎接儲能良性發展“元年”,年內簽約項目金額有望超10億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對于儲能行業而言,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叫停了“強制配儲政策”。
“強制配儲政策”曾是儲能市場發展重要驅動力,在一段時間內催生了中國儲能市場的快速增長,為新能源的建設鋪墊根基,然而,也導致了業主在投資儲能時僅將其當做成本看待,后期甚至出現了建而不用、低價內卷等現象。有專家分析,“強制配儲政策”取消核心在于通過市場化機制解決電力系統靈活性不足的痛點,推動儲能行業從“強制配儲”到“按需配置”轉變。
“我們認為,2025年這個政策出臺之后,業主會真正主動去思考選用什么儲能技術路線,并且建成以后要思考怎么去運行、要靠什么去獲取收益,以及最終要真實地去產生各類交易、產生收入。這樣的話,儲能才真正步入了一個完整的經濟閉環。”王屾以此判斷,對于深耕研發、技術路線的企業將真正開啟儲能發展的元年,獲得良性的發展機會。
從2025年開始,「中海儲能」正式進入全面產業化階段,開始承接電網側和用戶側大項目。王屾預計 2025年簽約金額可達數十億級,2026年預計翻倍。
隨著 AI 算力的不斷激增,AI 數據中心的能耗巨大且需要長時間的穩定電力支持。長時儲能技術,尤其是液流電池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液流電池具有長循環壽命、高安全性和可擴展性強的特點使其可以根據 AI 數據中心的具體需求靈活配置。此外,液流電池的循環次數可達 2萬次以上,日歷循環壽命長達 20 年,能夠與數據中心的長期運營需求相匹配。
「中海儲能」懷來云數據中心項目
面對快速增加的交付需求,王屾認為難點在于產品批量化的精度控制以及上游供貨商的配套能力。精度控制上,從2022年開始,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就全程參與到「中海儲能」的產品設計、新材料開發中,定制了一套全數字化的智能工廠,真正實現了從單電池、電池堆到整體系統模塊全流程的可測可控,確保了產品的裝配精度和一致性在出廠時就能達到很高的水平。
上游供貨商配套能力方面,「中海儲能」要求單一材料至少保證3-5家合格供方,并且每一個合格供方都要經過嚴格的審廠、小試、中試、放大的過程。針對惠陽區已簽約的大型項目,要求所有主要供方在其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節點,以及產品出廠的檢驗環節,由建造工程師全程參與管控每一個環節。
同時,「中海儲能」將完善“1+4+N”產業布局,加快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等產業基地建設,預計今年內完成產業基地的一期建設,實現整體2G瓦時以上產能。
36氪未來產業
「36氪未來產業」持續關注城市發展、產業轉型和創新創業項目落地。尋求報道可郵箱聯系wangfengzhi@36kr.com或掃碼聯系作者。
此外,今年36氪正式推出《36氪企業投資指南內參》,依托在經濟圈產業群、區域重點推進規劃與招商領域的深厚積累,36氪通過提供深入詳細、更為及時、獨家專有的全面信息服務,為政府部門提供高效、精準的產業項目內參;助力項目方匹配產業資金、鏈接關鍵人脈、快速融入新的產業生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36氪未來產業”,作者:張冰冰,阿至,36氪經授權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