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的世界就像一片深邃的星空,除了那些閃耀的 “明星” 作品,還有許多小眾的 “星星”,雖然不常被人提起,卻散發著獨特的光芒。
一、
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圖爛醉花前倒。
花前倒,兒扶歸去,醒來窗曉。
楊萬里《憶秦娥?初春》
釋義:老頭子才不管春天催人老呢,就想醉倒在花叢里。醉倒后讓兒子扶回家,一覺睡到天亮窗子都透亮了。
管它時光流逝,把春日的恣意和生命的豁達都揉碎在這酒里了,讓我們不醉不歸!
二、
五月江南麥已稀,黃梅時節雨霏微。
納蘭性德《浣溪沙?五月江南麥已稀》
釋義:五月的江南麥田里變得稀疏起來,進入黃梅天細雨蒙蒙下個不停。
沒有濃墨重彩,卻把江南夏日的潮濕、溫柔,還有一絲說不出的愁緒,全融在這兩句里。
讓人閉上眼睛就仿佛能聞到梅子將熟未熟的酸澀氣息,感受到衣角被水汽浸潤的微涼。
納蘭的詞總是這般帶著細膩的憂傷。
三、
浮生暫寄夢中夢,世事如聞風里風。
李群玉《自遣》
釋義:人生就像在夢里又做了一場夢,世間的萬事萬物,聽上去就像風里的風聲,縹緲又虛幻。
這兩句詩用最輕飄的比喻,道出人生最沉重的虛無感,就像我們有時會突然恍惚:“這一切是真實的嗎?”
四、
萬里滄江生白發,幾人燈火坐黃昏?
王守仁《因雨和杜韻》
釋義:萬里長江水悠悠流淌,催人早生白發;暮色里又有幾個人能坐在燈火旁,共度這黃昏時光?
滄江壯闊,燈火闌珊,明明是寫雨,卻寫出了天地間獨行者的蒼茫.
窗外雨聲滴答,屋里燈火昏黃,忽然就懂了什么叫 :人生在世,能陪你坐到黃昏的人,又有幾人。
五、
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
王安石《甘露歌》
釋義:我折下一枝花,香氣縈繞在手中,這樣的香氣,人間應該是少有的吧?
王安石的詩一向簡潔有力,沒有說花有多美、香有多濃,只說 “人間應未有”,卻讓人忍不住覺得 “此花只應天上有”?
六、
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
吳文英《風入松》
釋義:樓前的小路兩旁,柳樹已經長得茂密濃綠,這是我們分別時走過的路;每一根柳絲,都像我一寸寸的柔情,纏繞在心頭。
折柳送別,吳文英把柳絲寫成 “柔情”,把離別愁緒具象成植物生長般的細節。
看不見眼淚,卻讓人看見柳條纏在衣角、勾住回憶,讓人想起某條和某人走過的路,心頭忽然一軟。
七、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
李冠《蝶戀花?春暮》
釋義:幾點雨聲被風吹得斷斷續續,天邊淡月和流云若隱若現。
春雨淅瀝,浮云蔽月,春夜的雨總是這樣 “調皮”,說下就下,說停就停,若有若無,像一幅水墨畫暈開了留白。
八、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李山甫《寒食二首》
釋義:有時候下幾點零星小雨,抬頭卻見到處都開著三五朵花,星星點點,十分可愛。
有人喜歡亂花漸欲迷人眼、萬紫千紅總是春的熱鬧,也有人偏愛三點兩點、十枝五枝的清新。
零星的雨,稀疏的花,就比如這首詩在燦若繁星的詩歌天空中這般,小眾卻治愈。
九、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徐凝《廬山瀑布》
釋義:從古到今廬山的瀑布都像一條白色的綢帶飛流直下,把青山的顏色分成了兩半。
李白寫瀑布是 “飛流直下三千尺”,徐凝卻說是 “界破青山白練飛”。界破二字讓山水突然有了刀光劍影的感覺,比李白豪放大氣的“飛流直下”多了幾分野性。
十、
秋千巷陌,人靜皎月初斜,浸梨花。
李清照《怨王孫?春暮》
釋義:暮春的小巷里,秋千靜靜地掛在那里,月亮剛斜掛天上,灑下的月光把梨花都浸透了。
春暮的夜晚,人都散了,只剩秋千、明月、梨花。“浸” 字用得絕,梨花被月光泡得發軟。
閉上眼睛,仿佛能聽見月光在花瓣上流動的泠泠聲響,美到窒息。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