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生動和風情,自然是離不開花的,就像美人離不開華服與紅妝。春在我的眼中,有著姹紫嫣紅的熱鬧,更有著幽香浮動的詩意。
這是一個尋常的日子,花苞綴滿枝頭,微風靜待故人。我的內心住著孤獨,也住著一個繁盛的大花園。正可謂是:燒衣焰席三千樹,破鼻醒愁一萬杯。
人之性情,和山水一樣,源于天然而自有風韻。花是靈物,亦和人一樣,也是有性情的。我對花的愛越切,就越是懂她的心思。疲倦時的陡然振奮,寂寞時的倏然溫馨,為春日的小園平添了幾份絢爛。
“煙暖池塘柳覆臺,百花園里看花來”。 詩人眼中的春,是柳綠兩岸,花開滿園??偸强羁疃鴣?,仿佛露珠落于心湖,悄然無聲。
春之美,是生機和愉悅的相融,這個時節,草在發它的芽,風在搖它的葉。我們默默站著,就已十分美好了。春日的花,千姿百態,絢麗多彩。有著恰到好處的美,妙到分毫的趣,可感可語,讓詩人們在光陰里種下深情,相識相知,相約成行。
我也油然沉浸在這春的溫馨里,任她柔情的細指輕撫臉龐。那記憶中的青山綠水,眼前的宿草、花蕾,都開始在春風里放歌,袒露獨有的情懷了。詩人筆下的三月,是一幅厚重的寫意畫。我愿拋卻心間的遺憾和煩惱,深入春天的腹地,醉享這份美好。心中的熱情與希望,便隨之被點燃了。
遠眺,溪坡上有許多野花在綻放,那些米粒大的花朵,盛放在一叢叢綠葉中,嫩嫩的,讓人心生愛意?;仡^,油菜田里有蜜蜂在忙碌地采擷著,匆匆飛來又飛去,盡情播散著春的信息。
溪水對岸的田野里,時有三兩個婦女在挖野菜,她們倒是不滿足于觀春花,賞春色,而是預備著品嘗春天的味道了。
相傳唐朝年間,每到農歷二月十二日花朝節這天,武后就會下令宮女采集百花瓣,搗碎同米和在一起,做成精美的糕點,賞賜給群臣。另外人們還結伴到郊外游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各地也有“裝獅花”、“放花神燈”等風俗。
百花爭艷、姹紫嫣紅的三月總是令人心曠神怡、心花怒放。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就傾心于各種花兒,用優美的詩句來贊之,并賦予了其人性美。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妖萬態破朝霞”等??芍^是一花一詩情,一花一雅韻。
花是上帝贈給人類最好的禮物。觀之,讓人懂得,以一種優雅的姿態活著,真好。即使有一天,花瓣落了,依然會有一種脂的質感,緞的光澤。在賞者的心里活鮮鮮的,其脫離枝頭的舒展,也是一種遺世獨立的美。
記不清是誰說過:現在很多人窮,窮的不是物質,也不是文化,而是審美。而詩人眼中的每一顆露珠,一個花苞,一縷春風,總能于其筆端轉化成清麗的妙句。
恍然間,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一朵朵嬌美的花,在風的輕喚中,張開了天使般的翅膀,搖曳于枝頭,相擁著、輕飛著。
近來,每每讀到寫花的詩,我的心底便升騰一抹恬淡、些些靜好。深知有些意境,非我所能抵達,但只要詩中有,心中有,便好。
文章配圖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文學顧問 :魏新懷 劉虎林 高延平 劉玉東 張湛武
主 編 :劉 亮
副 主 編 :白海平 吳生斌
執行主編 :李綏寧
解說編輯 :陳 軍
播 讀 :劉 靜
圖文編輯 :白延香
監制|劉亮
審核|張生燕
責編|白騰 劉強
編輯|崔春娥 白延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