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說俺家鄉好
金山衛篇
為探尋金山城市魅力,展現金山新形象、新魅力、新體驗,金山區融媒體中心特別策劃《誰不說俺家鄉好!打卡金山,煙火家鄉》全媒體節目。5月23日,第五期,一起走進金山衛鎮。
節目完整內容將于今晚在金山電視臺《金視新聞》播出時段后播出,您也可以關注i金山視頻號收看完整視頻。
每年4月,位于金山衛鎮橫召村的善晨蜜梨園總會迎來“雪落枝頭”的盛景。千畝梨花競相綻放,如云似雪鋪滿田間。這段時間,游客們穿梭于花海間,或著漢服定格古典雅韻,或在露營天幕下享受燒烤美食,孩童們追逐著風箏在草坪上奔跑,歡聲笑語回蕩在梨樹林間。
據介紹,金山衛鎮以梨為媒,培育“善晨蜜梨”品牌,同時在瑾雄合作社的牽頭下成立柑橘產業聯合體,打造“衛美人”柑橘,積極推動“衛稻香”大米和“衛好柿”甜柿品牌建設,聯動區域小皇冠西瓜、黑津西瓜、五彩番茄、紅顏草莓等特色農產品,形成了“春賞梨花、夏品西瓜、秋摘蜜橘、冬嘗羊肉”的四季體驗。
穿過梨花大道,便來到星火村的果蔬采摘園。一串串小番茄掛在枝頭晶瑩剔透,草莓大棚里彌漫著香甜氣息。游客們提著籃子穿梭其間,親手摘下顆顆飽滿的果實,體驗“從田間到舌尖”的新鮮。
除了現摘現吃,園里還提供果蔬禮盒包裝,讓游客把田園風味帶回家。這些年,金山衛的農產品從“論斤賣”到“包裝賣”,靠的就是綠色種植和品牌打造,周邊老百姓的腰包也跟著一起鼓起來。
說起金山衛鎮的“流量擔當”,非“張橋羊肉”莫屬。沿著金石南路駛入張橋羊肉街,六家特色羊肉館鱗次櫛比,櫥窗里掛著的醬紅色羊肉香氣撲鼻。正值飯點,店內座無虛席,食客們大快朵頤,桌上的白切羊肉、紅燒羊蹄、羊雜湯冒著熱氣。
相傳,張橋羊肉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間,抗倭將領胡宗憲和戚繼光退敵前曾和當地百姓擺下軍民大宴,烹食張橋羊肉,以張橋羊肉犒勞將士。2012年,張橋羊肉制作技藝入選金山區非遺名錄,每年冬至前后舉辦的張橋羊肉美食文化節吸引長三角食客慕名而來。
如今,張橋村不僅打造了150平方米的非遺展示館,還建成40.76畝本地羊養殖基地,年消費山羊3600多只?!癉Z錢梅線”公交的開通,更讓上海市區、浙江平湖的食客可直達羊肉街,實現“早上在上海喝湯,中午在金山吃羊”的跨城煙火體驗。
另一邊,午后的錢圩學校傳來悠揚歌聲,非遺傳承人正帶著孩子們學唱金山衛田山歌?!吧而B飛來節節高,啥鳥飛來像雙刀……”稚嫩的童聲與醇厚的鄉音交織,再現農耕時代的勞動場景。作為上海市非遺,金山衛鎮田山歌以稻作文化為根基,歌詞里藏著節氣農事、民俗風情,如今通過“非遺進校園”等形式,在新一代手中延續香火。
離學校不遠的八字村鮮切花基地,則是另一番浪漫景象。溫室大棚內,玫瑰、洋桔梗、向日葵等花卉競相綻放,工人們熟練地修剪、包裝,一束束鮮花將運往上海及華東地區的電商平臺?!敖衲臧俗执鍎摻ㄠl村振興示范村,我們計劃打造‘花田打卡+DIY插花’體驗項目,讓游客不僅能買花,還能沉浸式感受花藝之美。”基地負責人介紹。
從千畝梨園的春日盛宴,到張橋羊肉的煙火江湖;從田山歌的千年鄉韻,到鮮切花的浪漫經濟,金山衛鎮用“衛”文化的厚重底蘊與鄉村振興的鮮活實踐,勾勒出一幅“古城新鎮”的時代畫卷。
記者:楊惠聰、朱磊
編輯:俞蘿寅
責編:俞嵐婷、程佳域
審核:陳建軍、林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