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留學確實是少數有錢人才能參與的一種行為,而現在大家可能就發現身邊不知道誰的鄰居或者親戚的兒子、女兒就直接被送出國了,回來之后立馬就變成了某某碩士。
但是他們這個碩士到底是怎么來的呢?為啥在國內讀書平平無奇的小孩兒一去到國外立馬就變成了所謂的名校碩士畢業呢?所以這其中自然是有一些水分的。不過,無論什么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論,雖然現在確實有很多留學產業讓這個項目變水了,但并不意味著去留學的就沒有好學生了。
“別再說留學水了”,電網第一批錄用名單出爐,讓人看清了現實!
一聽到是海外留學碩士就認為人家是“水碩”的這種說法,真的非常不負責任。不過,這種說法大概源自大家對英國留學的認識,因為去英國留學的學生一般會選擇在碩士階段去讀,這樣比較劃算,畢竟英國的碩士只有一年制。
不管是多好的大學,像牛津、劍橋,也都只有一年的碩士課程,能在一年時間內快速完成課程,孩子回來后可比普通人多出兩年的就業時間。但大家漸漸發現海歸碩士越來越“水”,而國內碩士的教育水平提升上來之后,國內高校的情況大家也更加知根知底。
最近有一份錄用名單讓人看清了現實。國家電網作為國企,工作相當穩定,國內的學生都愿意報名,鑒于現在的就業形勢,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能回國的學生,也照樣喜歡報考體制內的工作,所以電網就成了他們的首選之一。
國家電網2025年第一批錄取名單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錄取人數最多的留學生來自英國,他們以96人的數量一騎絕塵,把那些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等傳統留學大國的學生全都打敗了。其實這個數字放在國內學生競爭群體里來比較的話,是比較可怕的。
于是大家就會產生這樣一個觀念:那些外國的學校不是有錢就能上嗎?那為啥回來之后還是這么招人偏愛?國內的學生想要競爭這些崗位,基本上都得做好以一敵百的準備。
這么比較起來,留學生的數量本來就少,他們回國要考這些崗位,豈不就是很容易嗎?但大家要看這些院校的組成,像曼徹斯特大學、伯明翰大學、格拉斯哥大學,這些都是英國頂尖的大學。
在國內的地位可能就相當于南開、北航、北理等高校。如果就直接斷定人家是從“水?!背鰜淼模且蔡回撠熑瘟恕?/strong>
如今,歸國的留學生在公務員錄用方面還有專門的渠道
其實該如何評價這件事呢?并非國內的大廠以及帶編制的崗位偏愛國內或國外的學生,最重要的一點在于,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哪所學校畢業的,能力都是放在首位的。有能力的人將學歷與自身能力相結合,就能讓人一目了然。
而沒能力的人,哪怕混出個學歷來,也終究進不了這些大公司。其實現在包括國考、省考的時候,也會為這些留學生專門開設一些渠道,但對他們的要求其實也并不低。就拿今年央行各省分支機構擬錄用的公務員來說,來自美國近20所高校以及英國大量高校的都有入圍的同學。
但大家不要覺得留學生的出現就是搶占了國內的賽道,如果大家都是碩士畢業,放在同一水平線上比較,那照樣都是從零起步,在同一條競爭線上競爭。
現在還一個勁兒說留學生“水”的人,其實就是不愿意承認別人的努力也是有成效的。只要能理性看待別人的努力,并將自己的努力也提上日程,那就沒問題。畢竟,強者從不抱怨環境。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