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鐵的哈佛大學跟懂王硬剛,現在過招到了第二輪——美國國土安全部突然宣布: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立刻生效!這下可是熱鬧了,影響會有多大呢?我們接下來就分析一下。
5月22日,美國國土安全部突然宣布:哈佛大學的國際學生招收資格,暫停!哈佛大學的學生和交流訪問者項目(SEVP)認證即日起被撤銷。
注意,不是說“審核加強”,不是說“稍等一下”,而是——認證撤銷,立刻生效。
也就是說,從2025到2026學年開始,哈佛不能再招一個外國留學生;就連現在還在校園里讀書的持F簽、J簽的國際生,也得趕緊轉學,否則就失去合法身份。
這里簡單解釋一下:
F類簽證是給全職留學生的,J類則多用于訪問學者和交換生。這兩個簽證都必須綁定在SEVP認證的學校上,如果學校失去資格,簽證也等于無效。
一旦認證沒了,這些留學生就像房租到期卻無處可搬的租客——留也留不了,走也走不掉。
所以國土安全部這一手,不是警告,而是“直接拔網線”。
下狠手的背后,并非是為了“維護移民系統安全”,而是直接拿哈佛開刀,傳遞一個強烈的政治信號——跟懂王對著干,沒有好下場。
這事,其實早有前兆。
4月,川普政府向哈佛下發整改通知,要求其:
全面披露過去10年的外國資金和合作項目;調整招生結構,降低“外國學生比例”;改變部分“意識形態偏向”的管理機制。
說白了,就是要哈佛“聽話一點”。
結果哈佛沒同意,直接硬剛:拒絕整改。
這下可把懂王整來勁了!立刻還擊,凍結哈佛22.6億美元聯邦經費。
現在跟過來的,就是第二刀——干脆不讓哈佛招國際生了,現在的留學生也要清走。
這不是孤例,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公開表示:“其他大學也在考慮中?!闭f白了,哈佛只是第一步。
這就不是教育問題了,而是要收拾一切“不服管教”的聲音。
不過承受代價的,是學生:
辛辛苦苦考進哈佛,飛越半個地球,以為能踏進知識的殿堂,結果突然被“驅逐”——只是因為:你“不是美國人”。嘿,要是美國人的話,那還叫留學生嗎?
現在不轉學?那就非法滯留。繼續留在哈佛?那就是“違反簽證規定”。可就算轉學了,誰又能說下一所大學不會“挨刀”呢?
本來一個用來“連接世界”的教育體系,眼瞅著就要“脫鉤斷鏈”了。
而這事對美國自身,其實也是“自損八百”。
2023年,美國一共吸引了超過110萬國際學生,為本國帶來超過400億美元的教育產業收入,而教育是美國第一大出口服務項目。
現在懂王拔掉哈佛這個全球頂尖名校的國際招生通道,不僅打擊學術自由,更是損害美國高教系統的國際信譽。
所以表面上看是給哈佛大學斷糧,實際上是把美國留學服務的桌子給掀了。事情的后勁兒可大著呢。
-胖胖說-
在這場“川普 vs 哈佛”的大戲里,誰的贏面更大呢?
我覺得誰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新趨勢的形成。
當學術自由不再自由,當知識分子被當成敵人,當你連“在哪兒上學”都要研究一遍國際形勢的時候,說明一個社會發展到了新的拐點。
也許有人會說:“這只是川普一時情緒激動?!?/p>
但別忘了,川普激動才是常態,而且時不時還會來一出“變臉+下狠手”的二重奏。
川普的邏輯其實很簡單,就是掐住所有反對者的錢袋子。對哈佛的兩刀都是砍到收入源上,再頂級的大學,沒有資金的支持也難以保持競爭優勢。
不過我覺得,沒準對我們還是件好事兒——至少能打破幻想,看看最真實的世界:
甭管有錢沒錢,只要踏上了人家的砧板,那就變成了一塊肉。若是細究有什么差異,無非就是嚼勁與味道的區別。
也別怪懂王想一出是一出,明知道他是什么人,還上趕著湊過去,那就是自討苦吃了:
在禮崩樂壞的時代,只有弱肉強食。
馬斯克也不跟川普玩了,這是為啥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