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風暖,蘭草盈庭
恰逢第九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啟幕
文殊院文殊琴舍以琴載道
于6月2日端午假期
舉辦“浴蘭琴音”古琴雅集
循《楚辭》“浴蘭湯兮沐芳”之遺韻
承千年端午辟穢清心的風雅傳統
以絲弦為舟
邀諸位共溯時光長河
琴音如蘭,滌塵靜心
一指一弦
皆是對屈子風骨的遙思
一吟一猱
俱成對文明薪火的禮贊
且讓古琴的太古清音
與端午的蘭草幽香交織
在非遺盛會中
書寫一曲跨越千年的東方詩章
第九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
2025成都國際古琴藝術周
文殊琴舍“浴蘭琴音”雅集
席位預約
預約時間
5月23日
活動地址
寺內文殊閣一樓
活動時間
6月2日 19:30
參加要求
年滿18周歲,身體健康
喜愛中國傳統文化
人數限制
名額有限,約滿即止
預約流程
預約成功后
保留“提交成功”頁面截圖
憑截圖于 5月24日至6月1日
到文殊院
文化藝術中心辦公室( 9:30-16:30)
(三大士殿左側)
領取紙質門票
憑門票入寺及入場
活動免費,敬請珍惜
一張門票匹配一個席位
請勿帶他人同行
文殊院下午五點關門
屆時請從小山門入
請遵守入寺入殿禮儀
著裝寬松、雅致,勿噴香水
勿穿拖鞋、高跟鞋、短裙、短褲
及暴露服裝
現場請聽從工作人員及志工指引
勿近距離拍攝
琴韻蘭香 共話千年遺韻
第九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將于2025年5月至6月盛大啟幕,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等聯合主辦,以“增進交流互鑒 激發傳承活力 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搭建全球非遺對話的橋梁。
作為非遺節核心配套活動,“2025成都國際古琴藝術周”將于5月27日至6月3日舉行,屆時全球古琴非遺傳承人、琴學泰斗與演奏名家將齊聚蓉城,以琴為語、以弦為箋,共繪世界文明交融的雅樂長卷,彰顯古琴作為人類非遺的文化紐帶價值。
文殊院文殊琴舍作為藝術周分會場,將以“浴蘭琴音”為主題,以古琴雅集為載體,打造一場純粹的藝術盛宴。雅集深植端午“浴蘭沐芳”的千年傳統,以古琴為魂、以節俗為脈,通過《佩蘭》《流水》等九首經典琴曲的精妙演繹,將“浴蘭”的詩意轉化為琴弦上的清音,再現古琴藝術跨越時空的傳承脈絡與當代新生。活動以琴聲為舟,載觀眾溯游中華雅樂長河,感受巴蜀人文的深邃與靈動,進一步彰顯天府文化“雅正包容、生生不息”的獨特魅力。
文殊琴舍 藝術平臺
一直以來,文殊院以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使命,不定期舉辦各類古琴文化普及活動;以傳統文化為契機,促進大眾提升精神修養。2017年,在文殊院方丈宗性大和尚的倡議下,文殊院成立了文殊琴舍,旨在傳承中華古琴文化,傳播蜀派古琴文化,為僧人、居士以及古琴愛好者提供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臺。
琴舍秉承文殊院“以文教強化素質”的理念,由中國琴會副會長、四川音樂學院教授、蜀派古琴代表性傳承人曾成偉先生擔任教學總監,常年開班教習古琴(初級公益班、中級班),適時舉辦古琴雅集及藝術公開課。
文殊院舉辦的古琴雅集與音樂會,深受教界同仁的贊賞及傳統文化愛好者的喜愛。從2017年起,每年由文殊琴舍承辦文殊院谷雨雅集、端午雅集、中秋雅集等;舉辦各類音樂專場,如名家薈萃“憶故人”音樂雅集、“心靈音樂 喚醒人生”馬常勝古琴吟唱音樂會、佛誕專場“簫聲琴韻”雅集等。2019年,琴舍還成功舉辦了夏至音樂會、金秋音樂節。
編輯|夢覺 圖片|傳媒中心
美編|妙能 責編|慧法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2022)000000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