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趙翠環 實習生 白露
傳統節日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象征意義,為了提升社會大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熱愛,為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主辦,山東省孕嬰童產業服務協會、貝視清集團協辦的“光影中的節日—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映像展”公益活動于2025年1月6日啟動。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映像展”面向6-12歲兒童征集中國傳統節日作品,并借助數字化和影像藝術的力量,讓傳統節日文化通過更加生動、直觀和易于傳播的形式,走進更多人的生活。作品征集共分為四個階段,作品內容分別以春節、端午、中秋、國慶這四大節日為主題,圍繞個人理解、故事分享、家庭氛圍等方面進行作品創作。
第二階段“端午節”主題正式啟動
粽葉飄香傳雅韻,光影流轉憶端陽。作為“光影中的節日”系列公益活動的重要篇章,繼春節主題成功舉辦后,第二階段“端午節”主題活動正式啟動!本次活動面向6-12歲兒童及青少年,以“童趣端午?光影傳情”為主題,邀您用鏡頭和創意定格傳統節日的文化魅力,讓千年民俗在新時代煥發光彩。
本次活動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
一、線下手作×大地藝術:沉浸式體驗端午文化
孩子們可以在全國的貝視清視力服務中心親手制作艾草香囊、編織五彩繩。一針一線間,端午“驅邪避疫”的古老智慧化作可觸摸的手作溫度,讓傳統技藝在現代生活中重新煥發生機。家長與孩子協作完成的不僅是一件手工藝品,更是對民俗文化的深度對話。
同時還特別設置大地藝術課堂,孩子們將通過五谷雜糧拼貼畫、農作物裝置創作環節,用麥粒、豆莢、稻穗等農作物為“畫筆”,在親子協作中拼貼出豐收圖景,或是以秸稈、玉米皮等為材料搭建創意裝置。這不僅是對“粒粒皆辛苦”的直觀詮釋,更讓“感恩自然”的理念通過藝術形式深植童心。
線下活動報名方式:所在地貝視清視力服務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完成線下活動即可獲得100積分用于線上活動評選(等同100票),為最終評選助力。
二、光影記錄×創意投稿:用鏡頭傳承文化記憶
本次活動同步開啟線上作品征集,圍繞“童趣端午?光影傳情”主題,鼓勵孩子們用短視頻、創意攝影、Vlog、手作記錄、繪畫等形式展現節日創意:
民俗技藝記錄:曬出艾草香囊、五彩繩的DIY過程,定格孩子手工的專注與成品誕生的喜悅;
自然與豐收影像:拍攝田間麥浪翻滾、糧倉滿載的笑臉,用鏡頭致敬農耕文明;
家庭溫情片段:錄制全家包粽子、看賽龍舟的溫馨場景,讓端午的團圓氛圍通過光影傳遞;
大地藝術創作:記錄五谷拼貼、農作物裝置的誕生過程,展現傳統智慧與現代創意的融合。
投稿時間:5月28日-6月15日
投稿方式:將作品、100字內創作說明(含主題、理念)及作者信息(姓名/年齡/地區/電話)發送至郵箱:gyzdjr2025@163.com,郵件主題注明【童趣端午?光影傳情】+作品類型+作品名稱+姓名。
作品權益:投稿作品將參與線上投票評選,優秀作品將入選“光影中的節日—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映像展”,參與季度及年度評選,角逐貝視清護眼大獎、發放社會實踐證書,更有機會通過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全平臺傳播,讓千萬人看見孩子眼中的端午魅力。
用創意點亮端午,讓傳統觸手可及。這個端午,別讓孩子只做節日的“旁觀者”!快帶上孩子,在香囊的艾草香里觸摸歷史,在五谷的拼貼中對話自然,用鏡頭與雙手為端午文化寫下屬于這個時代的生動注腳!我們期待你的參與,讓傳統節日在新一代的創意中,永遠閃光!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