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圖畫書“四時吉祥”系列出齊啦!該系列包含四冊圖書:《四時吉祥·春節》《四時吉祥·清明》《四時吉祥·端午》《四時吉祥·中秋》。
中國傳統節日圖畫書“四時吉祥”系列(全4冊)
吳敬/著·繪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魔法象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限量簽名本)
端午將至,小象來給大家推薦榮獲2024俄羅斯“圖書印象”國際插畫與圖書設計大賽原創圖畫書獎的《四時吉祥·端午》。
書中以傳統朱仙鎮年畫色彩全景式呈現了傳統端午節俗多姿多彩的圖景:避五毒、沐蘭湯、劃龍舟等,還細致展現了游龍、搶鴨子、龍舟漂移和巨龍巡游等獨具地方特色的端午節俗,還原祭祀文化、中草藥文化、衛生防疫文化在端午節俗形成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展現端午節這一復合型文化節日豐富的文化意涵,更好地讓小讀者們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
《四時吉祥·端午》
吳敬/著·繪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魔法象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限量簽名本)
現在,讓我們跟隨作者吳敬一起細細品讀《四時吉祥·端午》,看當代中國人如何過端午節?
時 間 之 書
“天有四時,春秋冬夏。”——《四時吉祥·端午》來了!2025年5月31日,乙巳蛇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中國傳統節日圖畫書“四時吉祥”系列是一套關于時間的書,所以,本書設計了端午節這一天的黃歷,作為扉頁和全書的開篇。
“黃歷”是中國傳統的日歷,不同于西方現代的日歷,黃歷上除了有農歷日期,我們的老祖宗還賦予每一天獨有的意義、使命,預知吉兇,用來指導人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舊時人們常說“出門要看黃歷”,婚喪嫁娶、修房架橋等大事更要查黃歷;端午這天當然也有大事,應該掛艾、吃粽子、賽龍舟……黃歷看起來天馬行空,實際上蘊含著古人生活的智慧和趣味。
《四時吉祥·端午》能帶給讀者什么?
每本書有它的使命,《四時吉祥·端午》能帶給讀者什么?它藏在一個個儀式、一件件玩意兒中的情感寄托和文化基因,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可避免地變遷、遺失。
那些能一代代傳承的習俗,是因為它活在我們的生活中。我挑選發生在自己身邊,以及國內有代表性的端午習俗和活動,組成了十二幅圖畫:飛龍在天、避五毒、掛艾、做香包、包粽子、畫額、祭龍、游龍、賽龍舟、搶鴨子、斗百草、巨龍巡游。
五毒枕
中國很大,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有各種有趣的習俗,這本書并不能包含全部的端午節地方習俗,也期待讀者朋友們,看了這本《四時吉祥·端午》,能把你們身邊或者記憶中的端午講一講,讓大家了解你的家鄉,分享彼此對端午節的體驗。
“四時吉祥”系列有什么不一樣?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限量簽名本)
同樣是表現四大節日的傳統文化繪本,中國傳統節日圖畫書“四時吉祥”系列這套書,有什么不一樣?
我想,它不是一套民俗指南,它不是要告訴你,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該怎么過,它是一個尋寶游戲,我們都參與其中,它就像生活本身——在平凡的日常里,總會給你埋下一個個彩蛋,等著你不斷發現,它是一場生活的探索之旅。
《四時吉祥·端午》
端午里出現的人物仍然是中國傳統節日圖畫書“四時吉祥”系列中的一家人:小姑娘一家,有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外婆的寵物小恐龍,十二生肖以及它們的寵物小鱷魚,它們的朋友熊貓、長頸鹿、大象。
隨著季節變化,來到了夏天,人物的服裝與冬天和秋天又有所不同。
《四時吉祥·春節》
《四時吉祥·中秋》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xu(狗)、亥(豬),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
據湖北云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最早記載與現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間信仰觀念,反映在婚姻、人生、年運等,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現代,更多人把生肖當作自己人格的代表,和年節的吉祥物。
讀 圖
《四時吉祥·端午》,仍然延續了該系列鮮明的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四色風格。“探索”的理念貫穿整套書。下面我們用“讀圖”的方式,一起探索《四時吉祥·端午》。
DRAGON BOAT FESTIVAL
01、飛龍在天
飛龍在天
大家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它一開始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大夫嗎?其實,端午節起源于更早的上古時代。學者認為,它與“龍”有關,這個龍,是天上的星星、蒼龍七宿。古人觀察到,每年夏至前后、五月初五,蒼龍七宿會升起在夜空的正南中央,這也是夏天的過半的時節。
畫面是端午節的清晨,夏至節氣,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五月榴花妖艷烘”,榴花與蜀葵,都是端午節的時令花卉;人們在練習龍舟、采蓮、采艾草、割菖蒲……書中的角色陸續登場。
DRAGON BOAT FESTIVAL
02、避五毒
避五毒
從一開始,端午節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驅邪避瘟”,它與傳統中醫藥的發展歷史相關。
在民間發展出了很多相似寓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鐘馗像、天師騎虎的鎮五毒圖,五毒紋、五毒肚兜、五毒孩兒枕、五毒虎帽,射五毒的兒童游戲,五毒餅,等等,我們來自不同地方的小朋友們,你們都見過哪些?
在這幅場景中,爺爺購買了艾草菖蒲,外婆買了天師騎虎圖,小老虎買了五毒肚兜……找找,還有哪些好玩的民俗玩具和小玩意?
DRAGON BOAT FESTIVAL
03、掛艾、沐蘭湯
掛艾、沐蘭湯
★三個儀式:
布置:爺爺和婆婆掛天師騎虎圖,插端午節的花卉、五瑞之一的蜀葵。
哥哥在掛艾。
沐蘭湯(爸爸媽媽用集市購買的菖蒲艾草煮水,給孩子們洗澡);蘭,這里指高潔芬芳的香草,而非蘭花,見屈原的《離騷》句“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又如《本草綱目》的“蘭可佩,可浴,可紉”也是指佩蘭而非蘭花。因此沐蘭湯的意思就是香草煮水沐浴。
DRAGON BOAT FESTIVAL
04、做香包
做香包
★習俗:香包、五色絲、蛋袋、豎蛋。
各地的香包樣式豐富,我這里選取的是比較常見的五色絲纏粽子香包、四川地區特色的猴子抱南瓜香包的做法,這些都是我小時候,奶奶帶著我做過的。
另外,端午節也有豎蛋的小游戲,文字中雖沒有提及,圖中弟弟正在做這個游戲,兩個小孩都佩戴了五色絲,一些地區有編織蛋袋的習俗,小恐龍正在佩戴蛋袋。
DRAGON BOAT FESTIVAL
05、包粽子
包粽子
粽子的由來,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大夫?
考古學家的看法可不一樣:因為端午總在夏至節氣前后,而夏至是稻米成熟的重要節氣,古人們為了感謝天地神明賜予豐收,會在這時用新米做成的食物祭祀,久而久之就成了端午節的美食。
這幅畫面傳達出了包粽子的主流材料和形狀:
粽子古代叫“角黍”,大多數粽子像動物的角一樣,是尖角或三角形的。
粽子葉用不同植物的葉,南方多為箬竹葉,也有芭蕉、蕉芋等地方特產、就地取材的葉,箬竹恰好大熊貓也愛吃。
粽子的餡料除了糯稻米搭配一切,北方也有黃米粽子,糯米也不全是白米,除了清水,還有加入草木灰水讓糯米產生獨特顏色和口感的粽子……
DRAGON BOAT FESTIVAL
06、畫額
畫額
★端午宴和畫額。
除了粽子,端午的午宴還有講究的“五黃一白、一紅”,黃色咸蛋黃、黃鱔、黃魚,紅色的莧菜……同時,夏季時令水果上市,有枇杷、櫻桃、荔枝等,各地的端午代表美食也因物產不同有所不同。
今天的餐桌上少不了雄黃酒,我小時候也曾用它畫額,因為雄黃有毒性,古時候它的作用是避毒蛇、毒蟲。
DRAGON BOAT FESTIVAL
07、祭龍
祭龍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大夫嗎?
其實它的起源在更早的上古時代,長江下游百越人祭祀龍神,并用劃龍舟象征送走瘟疫和邪祟,隨著端午節稱為全國性的節日,逐漸加入了為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各地不同的紀念活動。
直到現在一些地方仍會舉辦祭龍(畫面中間)同時紀念屈原大夫的活動(畫面左),畫面右側的帥旗,會出現在下一章“游龍”中,這也是隆重的龍舟賽開始前的大典。
DRAGON BOAT FESTIVAL
08、游龍
游龍
祭祀完龍頭,用朱砂給沉睡了一年的龍點睛。
南方很多地方,龍舟競渡開始前,各條龍舟還要披掛旗幟、華蓋(傘)、神龕 , 甚至在龍舟上舞獅、舞龍,好像一場龍舟為主角的運動員入場式,除了比拼劃龍舟的實力,比美的氣勢也不能輸。
DRAGON BOAT FESTIVAL
09、龍舟漂移
龍舟漂移
廣東佛山疊窖的龍舟,這些年因“F1式飄移”的速度與激情,火爆出圈。
與常見的9對槳手(20人)大龍不一樣的是,龍舟漂移的船長達25米(40多人),卻可以在狹窄的河道表演極速過C灣的絕技,畫面上可以發現,與標準龍舟不一樣的是前后3人舵手,特別是龍舟尾部的舵手舉起槳的姿勢是正在過C灣的動作。
DRAGON BOAT FESTIVAL
10、搶鴨子
搶鴨子
★兩個場景:龍舟競渡、搶鴨子。
回到小女孩一家所在地方的龍舟賽,已經進入最后沖刺的階段,2號龍舟與6號誰獲得了勝利?可以通過觀察運動員們的狀態猜一猜。
這是9對槳手、1個鼓手、1個舵手的標配大龍,我們的十二生肖隊,正好是5對劃手小龍。
在四川、貴州、湖南等地,龍舟賽后都有搶鴨子比賽的習俗,大家可以在鎮遠古鎮、鳳凰古城看到它的盛況,我在成都黃龍溪、新津南河等地也看過。
DRAGON BOAT FESTIVAL
11、斗百草
斗百草
★斗百草、跳鐘馗、蕩秋千、放風箏。
端午節的起源,與中醫藥的發展相關,人們信仰避瘟疫,驅邪祟的力量都來自于百草,這天的采百草、斗百草就成了重要的儀式。
除了端午節特有的斗百草、跳鐘馗(安徽歙縣,畫面中部),還有放風箏、打馬球、蕩秋千等全民參與的游戲和活動。
從畫面中找一找,爸爸和他的龍舟隊、包粽子比賽的媽媽和外婆?屈原大夫、張天師?龍船上的古代樂隊……這里還有與第一章采蓮、采百草首尾呼應的賣荷花、賣艾草。
除了漢族,我國很多少數民族也過端午節,畫面上還有斗草的彝族小孩、賣草藥的穿著民族服裝的大嬸,都是來自于我在涼山州的所見。
DRAGON BOAT FESTIVAL
12、巨龍巡游
巨龍巡游
入夜,蒼龍七宿出現在天空中。廣西桂林的人們用巨龍巡游的方式給一天的狂歡畫上句號。
敦煌寫卷中有“喜逢嘉節,端午良辰,獻續同歡”的文字,顯示早在唐朝,端午節就是一個全民歡慶的快樂節日。
封底:天師騎艾虎
“鎮五毒”,描繪的是張天師騎艾虎,持菖蒲劍,天師的坐騎腳下踩著“五毒”。這個形象在我們書中多次出現,它是端午節驅邪避瘟意象的代表。
從古畫中得到靈感,我為這本書特意設計了一款張天師鎮五毒的端午香囊,以求驅邪避疫,百毒不侵,四時安康!
《四時吉祥·端午》這本書,還有更多的細節等著讀者朋友們親自去探索,發揮你的想象力,相信你有更精彩的解讀、意想不到的發現。
祝大小朋友們,平安度夏,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四時吉祥,端午安康!
中國傳統節日圖畫書“四時吉祥”系列(全4冊)
吳敬/著·繪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魔法象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限量簽名本)
BREAK AWAY
? 點擊閱讀
? 點擊閱讀
作者:吳敬
書影:實習生蔣葉菁 鄧莉
版式編輯:實習生蔣葉菁 西西
指導老師:西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