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23日訊(編輯 李響)在降準降息疊加存款利率下調疊加作用下,理財市場存續規模仍在持續走高。普益標準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截至5月23日,全市場存續理財產品42109只合計規模31.28萬億,較年初29.86億元增長4.76%,環比4月末也增長0.18萬億,不過理財產品的凈值表現卻在持續下降,在5月降準降息落地后,多家理財公司紛紛下調業績比較基準,對理財產品未來收益進行重估。
理財規模持續擴容,5月份至今已增加0.18萬億
理財規模歷來呈現“季末回落、季初回升”特征。從今年前5月理財規模變動來看,4月份單月新增2.21萬億是關鍵。
普益標準報告表示,4月理財存續數量增長主要受三重因素驅動:一是多家銀行存款利率普遍降至2%以下,與銀行理財收益形成顯著利差,觸發存款資金向理財市場遷移;二是貨幣政策寬松預期強化(二季度或迎降準降息窗口),提振市場信心;三是債市利率階段性修復,封閉式固收類產品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率環比上漲1.94個百分點至3.69%,吸引力增強。
在經歷4月規模快速反彈后,財聯社梳理發現,5月作為季中月,理財市場環比增量仍較今年一季度更快。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5月至今新增存續產品214只合計規模0.18萬億,高于2月份197只合計0.12萬億的增量規模。細分來看,固收類產品仍是理財規模反彈的最核心資產,較4月環比增加0.2萬億,截至5月23日,存續固收類資產規模占比首次達到75%關口,理財產品風險偏好進一步集中。
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目前多數中低風險客戶而言,近兩年來低利率環境下市面上可選的產品不多,真正起到“存款替代”作用的產品仍集中在理財市場,這一趨勢在近些年不但沒有減弱,反而在加強。央行今年4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今年前四個月住戶存款增加7.83萬億元,較去年同期6.71萬億元增長了1萬億,這部分也是理財市場穩健資產的重要資金來源。
此外,相較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占比持續走低,從今年1月占比23.76%跌至目前的22.69%,混合型產品反而呈現逆勢走高的跡象。財聯社注意到,相較權益資產波動性更大,今年增配的理財資金部分多以配置大型商業銀行、大型國央企等優質企業發行的優先股資產,如“中銀理財智富優嘉180天持有期A”產品說明書中介紹,在權益類投資策略方面,為降低權益資產波動,該產品主要投資于優先股以獲取股息回報。此外在“固收+”渠道上,增配更低估值的港股也成為不少混合型產品博取更高的收益率選擇。
今年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持續下行至2.57%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理財規模今年不斷增加,但理財產品的凈值表現卻在持續下降。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從全市場來看,理財產品近1年平均年化收益率從年初的3.21%下行至目前的2.57%,已經連續四個月出現下行。截至5月23日,固收類產品年化收益率較年初下行54bp至2.73%,現金管理類產品也下行超17bp。在5月降準降息落地后,多家理財公司紛紛下調業績比較基準,對理財產品未來收益進行重估。
如興銀理財最新發布公告稱,日前已將“興業銀行天天萬利寶穩利6號X款凈值型”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進行了調整,其中9個月B型產品下調前的業績比較基準為年化2%—3.2%,調整后的水平為年化1.6%—2.6%,自5月29日生效。從該產品近1年凈值走勢來看,累計收益率為2.59%。
華安固收首席顏子琦在研報中表示,存款利率下調帶來的“存款替代”效應或仍將引導理財規模穩步上行,但考慮到年中將至,須注意時點前后理財行為的潛在變化。
從近期理財發行以及配置行為來看,在存款利率下調下,短久期產品發行和增配力度較高。分析人士指出,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短期產品能夠更快地適應市場變化,從而避免長期鎖定導致的收益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