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經濟觀察報記者獲悉,近期上報的浮動管理費基金產品或于月內獲批,第二批浮動管理費基金產品也在積極籌備中。
這是繼5月16日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等26家基金管理人上報浮動管理費產品并顯示被證監會接收材料后的又一最新動向。
記者了解到,近期上報的新模式浮動管理費產品,不僅為投資者帶來了新的選擇,也對基金行業的運營模式和投資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亦標志著公募基金在費率改革方面又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產品上報
證監會官網顯示,近期上報的浮動管理費率產品,涵蓋了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南方基金、富國基金等26家頭部及具有代表性的機構。這些機構在基金管理規模或主動權益類基金管理規模上均處于行業前列,其中還包括4家中小基金管理人和1家外商獨資公募機構。這意味著,無論是大型機構還是中小基金公司,都對此次費率改革給予了高度重視,并積極參與其中。
從經濟觀察報了解到的產品投向和業績比較基準選用上看,首批上報的產品均為全市場選股的基金,主要對標滬深300、中證A500、中證500、中證800等主流寬基指數 。
記者采訪多家公募機構相關人士發現,各家基金公司為此次產品上報做了充分準備,包括產品核心要素設計、產品法律文件準備、配套系統改造推進以及與銷售渠道的溝通等。
其中,在基金經理的選擇上,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將派出旗下長期業績表現較好的基金經理來管理浮動費率產品,全力為投資者創造回報。不過,由于產品尚未經過審批,擬任基金經理的信息暫時未對外公開。
收費模式創新
與此前市場上已有的浮動費率基金不同,此次上報的新模式浮動管理費基金在收費模式上有了進一步創新。
以往的浮動費率基金主要將管理費與基金規模、投資者持有時間或基金業績掛鉤,而此次的新產品則將管理費與投資者的持有時間及持有期間的收益情況緊密掛鉤。
具體來說,該次上報的產品管理費主要由固定管理費、或有管理費和超額管理費組成。當投資者贖回產品份額時,管理費率可根據產品持有期間業績表現與業績比較基準的對比,適用基準檔、升檔或降檔費率。例如,若投資者持有期限達到1年及以上,當持有期間相對業績比較基準的年化超額收益率(扣除超額管理費后)超過6%且持有收益率(扣除超額管理費后)為正,按1.50%年費率確認管理費;若持有期間的年化超額收益率在- 3%及以下,按0.60%年費率確認管理費;其他情況則維持1.20%年費率不變。這種設計思路強化了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也促使基金管理人更加注重提升投資業績。
面臨挑戰
盡管浮動費率基金具有諸多優勢,但在實際推行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問題與挑戰。例如,對于基金經理而言,管理浮動費率基金意味著面臨新的挑戰和投資決策考量。
北京一家公募機構投研人士表示,由于管理費與業績表現緊密掛鉤,基金經理需要更加精準地把握市場走勢,優化投資組合,以實現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
“在投資風格上,為了避免業績大幅波動導致管理費下降,可能會傾向于采取更為均衡的投資策略,減少對單一行業或賽道的過度押注。比如在選擇股票時,會綜合考慮不同行業的龍頭企業,分散投資風險。同時,更加注重企業的基本面研究,挖掘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優質標的,以實現長期穩定的超額收益。” 上述投研人士進一步認為。
不過,在市場波動較大時,一位滬上大型公募機構基金經理表示,市場波動放大后操作難度會進一步增加。例如在市場單邊下跌的極端環境中,既要控制好倉位以減少凈值回撤,避免跑輸業績比較基準,又要尋找結構性機會,為投資者創造正收益。在牛市中,則要把握好節奏,確保倉位合理,充分享受市場上漲帶來的收益,同時防止追漲殺跌,保持投資組合的穩定性。
該滬上基金經理坦言,“浮動管理費率產品的推出意味著更高的管理要求和更復雜的投資決策,這與此前的投資操作思路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后的投資決策對穩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需要進一步迭代。是否要對應著業績基準的成分股權重來配置還要根據之后的市場環境觀察。”
在記者采訪的多位基金經理看來,這次的浮動管理費產品對投資者持有期間的收益情況與費率緊密掛鉤,但是基金經理在短期市場波動較大時,市場對沖工具不足、權益倉位區間限制的約定條件下,能做的操作相對有限。部分投資者也會在基金凈值下跌的區間選擇贖回,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市場、基金公司與投資者選擇形成了負反饋循環。
在基金運營方面,記者了解到,新模式浮動費率基金的推出給基金的運營流程帶來了很大程度變化。傳統的基金運營模式下,管理費計算相對簡單;在新模式下,計費規則變得復雜且高度個性化,需要對每個投資者的每筆基金份額進行單獨核算,這與傳統的固定費率模式有著本質的區別。
例如,投資者可能在不同時間點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且每筆份額的持有時間、收益率和對應的管理費率都可能不同。這種“千人千面”的收費模式要求基金公司必須具備強大的系統支持,能夠實時、精準地處理海量數據,確保管理費的計算和收取準確無誤。
同時,基金公司需要在每個交易日結束時,對所有基金份額的凈值進行重新計算,并根據每筆份額的持有時間、收益率等條件,動態調整管理費的收取標準。這一過程不僅計算量巨大,還容易出現差錯,尤其是在面對大量贖回或分紅等復雜場景時,系統的穩定性和準確性將面臨嚴峻考驗。
在記者采訪的多位基金公司相關人士看來,浮動費率模式下,基金公司的系統改造和運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升級或重新開發,這對于中小基金公司來說可能會帶來較大的財務壓力,所以目前監管層先從頭部公司開始試點推行有其道理。
對于投資者而言,北京一家第三方投顧機構負責人表示,新模式浮動費率產品的設計有助于引導投資者樹立長期投資理念。由于管理費的收取與持有期限和持有期間的年化收益率相關,投資者持有時間越長,越有可能享受到更合理的費率和更好的投資回報。這促使投資者減少短期頻繁交易,更加關注基金的長期業績表現。
但該投顧機構負責人認為,投資者在選擇浮動費率基金需要更加謹慎。基金的業績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市場環境、宏觀經濟政策、行業競爭等,即使基金經理具備較強的投資能力,也難以保證在所有市場情況下都能取得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因此,由于浮動管理費率產品的設計相對復雜,投資者可能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了解產品的費率結構和投資邏輯。
構建新生態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新模式下的浮動管理費率產品的推出無疑是公募基金行業的一次重要探索。通過強化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浮動管理費率產品有望推動基金行業更好地實現“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義義務,構建管理人與投資者共生共榮的新生態。
在經濟觀察報采訪的多位公募機構人士看來,從目前的監管導向和動作來看,浮動管理費率產品可能會成為未來基金發行的主流模式之一。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基金公司運營經驗的積累,浮動管理費率產品的設計將更加精細化,投資策略也將更加多樣化。
嘉實基金表示,此次該公司上報浮動費率創新產品,是對堅持以投資者為本、優化基金運營模式等相關部署的具體落實。在浮動管理費率機制下,基金產品的管理費能收多少,是以投資者的回報水平來決定的。該收費方式有利于激發基金公司積極主動作為,不斷提升自身投資能力與投資回報的可持續性。
東方紅資產管理表示,在改革推動下,未來將會出現更多浮動費率產品。浮動費率改革將會為行業帶來新氣象,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將通過利益共擔的約束機制,脫離短期的利益追逐模式,防止出現“重規模、輕回報”的經營傾向,激勵基金管理人大力提升核心投資研究能力,重視投資者實際回報。
多位公募人士向記者透露,隨后,基金公司會進一步拓展對標的業績比較基準范圍,探索更多與投資者利益掛鉤的創新產品。
(作者 洪小棠)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洪小棠
財富與資產管理部主任、資深記者 長期關注公私募基金、銀行理財、資產配置、金融創新以及大資管背景下的一切人與事。新聞線索請聯系:hxt082420@sina.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