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孩子的成長沒有重來的機會,太多父母在摸索中承受著焦慮與困惑。
松下幸之助——這位從學徒到“經營之神”的智者,在《為人父母重要的事》中坦言:教育不是塑造完美優等生,而是幫助孩子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光芒。
他提出樸素卻深刻的理念:真正的嚴格教育,指的是發現并保護好孩子的天分,讓他充分認識到自己被賦予的生命力。
書中沒有艱深理論,只有一位長者在80年人生歷程中沉淀的養育智慧。
若您正在尋找不焦慮、不盲從的教育答案,不妨翻開這本充滿溫度的家教經典。
《 為人父母重要的事》
作者 : [日]松下幸之助
譯者: 劉曉燕
01
把孩子培養成
做人方面的優等生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在學校成為優等生。但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為做人方面的優等生。這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加寶貴。
無論是哪個時代,在哪個國家,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獨當一面的優秀人才,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基于這一出發點,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學校成為優等生,這也非常容易理解。
盡管如此,有些孩子確實不太擅長學習,還有些孩子天生身體孱弱多病。所以,想讓所有的孩子在各方面都做到優于常人是極不現實的。從某種角度來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作為父母,大家也要從內心接受這一點。父母在盡可能讓孩子提高學習能力和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要注意不對孩子抱有超出其資質和能力的過高期待。這是在培養孩子時一種非常重要的態度。
如果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機會期待孩子在學校成為優等生,那么對于父母來說,這會不會就是非常遺憾的事情呢?我認為,父母并不需要為此感到遺憾或因此而悲嘆。因為,對于人來說,最為寶貴的事情并不是在學校做優等生,而是成長為做人方面的優等生。
具體來說,做人方面的優等生是什么樣呢?首先,他需要在所有人都被平等賦予的人類共性之上,掌握使其能夠堂堂正正地生活下去的基本知識和良知。在此基礎上再素直地、充分地發揮自己的素質和才能。
所有人都是在人類共性之上,又被賦予了不同的素質和個性??梢哉f,一萬個人就會有一萬種個性。比如,有人天生喜歡藝術,有人不喜歡藝術而喜歡做手工。就做手工而言,不同的人喜歡做的東西也不相同。
只有素直地、充分地利用好個性,發揮好素質,人才能真正體會到身為人的喜悅和價值。帶著這樣的喜悅和價值感投身工作,我們就能為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喜悅,甚至還能為整個社會的發展和繁榮貢獻力量。
善于做學問的人,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素質和能力成為學者,開展有益于社會進步的學問研究。手巧的人可以做木匠,建造出宏偉的建筑物。適合做生意的人,可以去做銷售員,通過銷售產品來幫助他人。
只要從事與自身的素質、個性、能力相符的工作,就可以給自己帶來愉悅,為社會做出貢獻。成為這樣的人,就是我所理解的做人方面的優等生。如果能做到這一步,哪怕無法成為學校里的優等生,所有人都可以成為做人方面的優等生。這在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是無比重要的事情。作為父母,更應該期待自己的孩子成為這樣的優等生。
在當今這個時代,很多父母往往不考慮孩子的個性和特點,一味地想讓孩子進入更高等級的學校。或許這是因為父母們堅信,只要在學校學習成績好,就可以進入一流的高中和大學,也更容易進入一流公司,更快獲得升遷。但我覺得這樣的趨勢和潮流,遲早有一天會終結。
為了將孩子培養成做人方面的優等生,父母需要做好什么樣的心理準備,完成哪些重要的工作呢?我認為,首先要盡力將孩子培養成擁有素直之心的人。
只要把孩子培養成素直的、毫無私心的人,孩子就可以自行對是非做出正確判斷,知道充分發揮自己特點的重要性和可貴性,還可以充滿勇氣和自信地走自己的路。素直之心使人強大,使人正確,使人聰明。
父母、老師、社會上的其他有識之士,以及所有與孩子教育相關的成年人,都應該以此為目標,以熱忱之心投入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工作中。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孩子成為做人方面的優等生,使孩子變得開朗、強大、正確。
松下幸之助每次被問到成功的秘訣時,總會反躬自問:“自己作為一名經營者也許算得上成功,但是從做人方面來看到底算不算得上成功?”對于松下幸之助來說,真正的成功就是將自己被賦予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并終其一生來追求這樣的效果。
02
孩子經歷打磨
一定會發光
人類就像鉆石的原石,具有只要經歷打磨就一定能夠散發光芒的本質。拼命打磨,就一定可以開發出無限的可能性。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開始有了這樣的想法:人真的是非常偉大而且寶貴的。
我自出生以來,身體就不太好。后來開始創業,仍然經常生病。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我都像半個病人一樣一直臥床休養。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我自己想投身一線去做各種事情,也很難實現,所以很多事情只能交給可靠的部下來完成。
在當時的身體狀態下,我把工作交給部下后也無法做到隨時過問,只能索性跟他們說:“只需要跟我商量最重要的事情,其余的都按照你們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好。”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
但是,把工作交給部下做,反而會促使他們更加努力,“老板因為身體不好臥床不起,所以交給我的工作必須圓滿完成”,這么做反而能讓他們發揮出十二分的工作能力。
此外,部下受到激勵后不但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最大能力,還能夠與別人一起朝著同一個目標通力協作,達到一加一等于三甚至等于四的效果。一個組織在這種工作模式下也經常會取得巨大成果。
通過親身經歷,我切實感受到人的偉大,可以說人的能力和可能性是無窮盡的。
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擁有鉆石原石般的特性。
也就是說,盡管鉆石原石本身具備發出燦爛光芒的特性,但是,在歷經打磨之前是無法散發出璀璨光芒的。所以,我們首先要認識到原石歷經打磨會發光的特性,然后努力打磨,只有這樣最終才能收獲鉆石的光芒。
每一個人都是一顆鉆石的原石,有時候無法通過外觀判斷一個人是否會發光。但是,每一個人歷經打磨后都會發光。也就是說,每一個人身上都隱藏著具備各種知識和能力的無限可能性。
只要大家都能理解這一點,然后各自努力或者協同合作朝著這種可能性邁進,那么人類原本擁有的這些特質和優點自然而然就會散發出璀璨的光芒。與之相伴,整個社會將實現繁榮與和平,每個人都將收獲自己的幸福。
但是,我們往往會忽視人的這一偉大之處。在一般人看來,人往往是軟弱的、無法信賴的,甚至是以自我為中心、喜愛爭強好勝的,而這也正是當前社會出現各種混亂情況的根源。
現今最為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重新認識人的偉大本質并對此擁有自信。然后就像打磨鉆石原石一樣,磨礪自身,讓自己回歸應有的狀態。
只要做到這一點,人原本就具備的偉大之處必然會開出燦爛之花,最終結出豐碩的果實。
“人,生來就是偉大的”“只要打磨一定會發出璀璨光芒”,這是松下幸之助經過長年探索后得出的人生觀。松下電器能夠涌現出眾多一流的經營者,也正是得益于松下幸之助在絕對信任他人基礎上進行的指導教育。
03
掌握教育子女的原則
應該說的事情要說,應該批評的時候要批評,應該疼愛的時候要疼愛。只有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才能懂得感恩。
初中畢業生在臨近畢業的時候大多會對照顧自己多年的老師由衷地表示感謝,然后帶著不舍靜靜地離開校園。偶爾也能看到一些報道說,有些學生會手持棍棒去追打多年照顧自己的老師,似乎去年的畢業季就發生過此類案件。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可能其中有個別性格怪異的學生,但肯定不是所有有這些行為的人都性格怪異。
如果教育者以權威的態度來教書育人,很難想象會培養出如此野蠻粗暴的學生。
老師有沒有投入飽滿的精神來教育和引導學生?應該批評的時候有沒有懷著一顆熾熱的心真正地進行批評教育?
如果做到了,這樣的教育一定能夠觸及學生的靈魂。學生也一定能夠深刻地領悟到有這樣的老師是多么地幸運。學生心中肯定會充滿感激之情,認為自己能有今天,離不開老師親切的教育和引導。
但是,當今的孩子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不滿。
如果老師真正做到了應該說教的事情就是要說教,應該批評的時候就是要批評,應該疼愛的時候就是要疼愛,天性率直的孩子們一定能夠理解你的苦心。如果老師做不到這一點,孩子們會全部看在眼里,覺得老師一點都不親切,甚至會出現看不起老師的情況。同樣的情況,也可能會發生在父母身上。
作為子女對父母不敬,作為學生對老師不敬,根本不應該出現這些情況。但實際上這樣的事情確實偶有發生,其根源大多是因為父母該說的沒有說。
孩子的性格千差萬別。有些家庭的教育方法正好適合他們的孩子,但我家的孩子如果采用相同的教育方法,因為孩子的個體差異,反而可能會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具體的教育方法還要因人而異。
盡管如此,各種教育方法都有可以遵循的原則。子女還是應該嚴格教育,原則上來講應該在溫柔之中樹立嚴格的規矩。
像以前那樣,父母一味地嚴厲,無視孩子的訴求和人權,專橫地強調父母絕對權威的做法,很顯然在當今這個時代已經行不通。但是,我依然認為,父母越疼愛孩子越應該對孩子嚴加管教,這是對孩子好,也是父母們神圣不可推卸的義務。缺乏這種勇氣和熱情很難成為稱職的父母。
松下幸之助認為,只有嚴格地做到該說教的說教,該批評的批評,人才能覺醒并成長。據說有時松下幸之助會嚴厲到把員工罵暈倒的程度,正是在這樣的嚴格教育之下,眾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歡迎關注東方出版社官方賬號
避免錯過更多好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