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天生的催眠師。
換言之,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有很強的暗示作用,更會讓孩子朝著暗示的方向生長。
總是對孩子說“你活該”。
會讓孩子陷入習慣性自責中:都是我的錯,都是我的錯……
經常對孩子說“你看看別人,再看看你”。
孩子容易陷入無止境的比較焦慮里:我什么都不如別人,什么都做不好。
一個孩子最期待的,不是家里有錢、不是成績好,而是父母多說這3句話,一起來看看吧!
你的感受很重要,媽媽很在乎
一個小女孩,想養一只貓,為了征得媽媽的同意,她努力學習。
考試得了滿分后,她向媽媽提出了想養貓的想法。
媽媽聽完后一口就答應了,并告訴她:
“媽媽不是因為你考試得滿分才答應的,是因為你說你想養貓。”
媽媽的言外之意:媽媽不在乎你做什么,但是媽媽在在乎你的想法。
有很多父母總覺得:孩子的感受并不重要,小孩子懂什么?
殊不知,這種無意間的行為,正慢慢把孩子推開,讓孩子變得孤獨、冷漠。
我們對孩子說的話,看似不經意,實則都是在悄然影響著孩子。再深沉的愛,都需要用言語來表達。
你想跟我說說,你遇到什么事了嗎
很多父母經常抱怨:孩子什么都愿意跟我說。
而真實情況是,無論孩子講什么,父母總是簡單粗暴地批評孩子。
孩子說在學校被欺負了,父母說:別看你好欺負,你就是慫!
孩子說提不起勁學習,父母說:你就是想偷懶!
正是這種貼標簽的溝通方式,讓孩子和父母之間阻斷了溝通。
我想分享一個來自我表姐的句子——你想跟我說說,你遇到了什么事嗎?
有次,表姐兒子放學回到家,拐著腳躲進了衛生間,剛拖完的地到處都是泥漬。
但我表姐沒有一上來就批評孩子,而一邊幫兒子處理作品,一邊問他:你想跟我說說,你遇到了什么事嗎?
小家伙這才鼓起勇氣,把自己剛剛騎車打鬧,不小心摔到泥坑的事講出來。
表姐聽完后,沒有指責兒子:以后騎車不能再打鬧了,要注意安全,出了事也要第一時間告訴大人哦!
別看這個問法很普通,但其實它卻傳遞著兩層力量:一種是尊重孩子,另一種是不評判孩子。
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幫助、理解孩子。
溝通是門藝術,如果站在孩子的立場,表達自己對他的的擔心,他會更容易接受,做父母的可能也不會經常上頭。
我愛你,無論如何,你都值得被愛
有一次吃飯,女兒一直在玩,叫了很多遍都沒有過來吃飯,當時是真的生氣了,也罵了她。
但是我馬上冷靜下來對她說,媽媽愛你,但是你這個行為讓媽媽生氣。
我有看到女兒緊繃的身體放松了一點,現在我會經常告訴她,無論如何媽媽都愛你。
她也變得活潑開朗了很多,不再小心翼翼地害怕犯錯了。
現在,會在每個跟孩子在一起的當下,輕輕的抱住她,溫柔地說:我好愛你呀!
從完全沒意識到蹩腳的嘗試,再到現在哪怕上一分鐘還被氣得跳腳,后一分鐘意識到自己在生氣而改變,一直在成長的路上。
孩子從完全不相信到將信將疑,再到現在很自然地接上,“我也真的真的很愛你哦,媽媽”。
讓改變發生,讓美好起步,我們會一步步成為美好。
孩子是孩子,可孩子也是一個擁有獨立意識的人呀!跟大人跟父母一樣,都需要關愛。
也許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但我們卻可以選擇成為怎樣的父母。
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你應該尊重他指引他,而不是凌駕于他之上。
為孩子編織一件“隱性披風”比啥都強,穿上它,孩子的內心充滿安全感,會用動力去成長,更會有勇氣和底氣,去抵御未來日子里的一個個困難。
平時記得不吝嗇對孩子說“我愛你”。
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要先去做,再帶動孩子一起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