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比奧承認對中國搞意識形態就是浪費錢,并表示中國政府非常強大,他為什么會說出這番話?
在上任4個月后,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終于悟了,在國會聽證會上承認“中國無法從內部攻破”,因為他們擁有一個強大的政府。魯比奧還坦言,過去美國花費了數十億美元進行“意識形態滲透”,但這就是在浪費錢。顯然,作為知名的“對華鷹派”,魯比奧公開承認美國對華意識形態對抗已經失敗。對這個情況,有分析認為,魯比奧是在給特朗普政府對華戰略失敗找臺階。而且,在意識到僅靠自身力量無法與中國抗衡后,特朗普政府勢必會尋求與其他國家合作。
那么,哪些國家會成為美國的合作對象?從傳統盟友的情況看,韓國已經不在特朗普政府考慮的范圍。因為韓國在6月就會舉行大選,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的優勢非常大,贏得選舉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而從李在明的政治立場看,他主張務實外交,既與美國維持良好關系,又要與中國、俄羅斯等鄰國強化合作,自然不會加入特朗普政府的“遏華”戰略。
歐盟和日本很可能成為特朗普的“合作對象”,雖然他們與美國存在關稅矛盾,并且歐盟在俄烏問題上與美國分歧很大,但這些情況都不會造成終極分裂。如果特朗普能在關稅問題上作出一些讓步,歐盟和日本都會給他面子。當然,鑒于特朗普反復無常的態度,歐盟和日本對他依然很忌憚,不會直接站在美國這一邊。而且,歐盟和日本都需要與中國深度合作,來提振自己的經濟,因此他們不可能對華“全面脫鉤”。
此外,俄羅斯雖然不是美國的盟友,但一直是特朗普政府想要拉攏的對象。尤其是在聽證會上,魯比奧毫不掩飾表示,美國必須從俄烏沖突中退場,并且全力維持中東局勢的穩定,這樣才能騰出更多的資源,來應對來自亞太地區的“威脅”。顯然,特朗普政府計劃在多個地區實施戰略收縮,只為了把所有精力和資源集中在亞太,全力應對中國。這個也能解釋,為什么特朗普政府一直對俄羅斯示好,想要全力推動俄烏沖突停火。不過,作為執掌俄羅斯政壇20多年的人,俄總統普京對特朗普的計劃心知肚明。俄方已經表示,將把與美國、烏克蘭談判的內容,全部如實告知中方,這顯然是告訴特朗普,別想通過對俄拉攏來挑撥中俄關系。
不過,印巴局勢的變化,無疑讓特朗普政府看到了一個機會。此前,印度國防部的智庫公開表示,中國介入了印巴沖突,通過衛星給巴軍“開天眼”。對此,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直接表示,如果中國真的介入,那么印巴沖突局勢就不會是現在這個局面了。然而,印度莫迪政府在中美博弈中,一直堅定“賭”美國會獲勝,因為他們把中國視為“最大戰略對手”。如果特朗普政府進行拉攏,大概率能與印度聯手。因此,我們需要對美印的動態保持警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