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文銘權
5月23日一大早,成都市大邑縣農機操作手況師傅的手機就“嘀嘀嘀”地響起來。在“吉時雨”智慧種田APP平臺上,該縣安仁鎮一客戶預約了小麥農機收割服務。接到平臺“派單”后,況師傅駕駛自家的收割機,立即趕往指定待收割的麥田,實施收割作業。
記者從大邑縣農業農村局獲悉,由該縣一科技公司開發的“吉時雨”智慧種田APP,破解了農機市場以往供需信息不對稱難題。因便捷實用,價格公開透明,深受該縣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戶和機手喜愛。由于和“滴滴打車”軟件有諸多共性,被群眾形象地稱為“滴滴農機”。
農戶在手機上“下單”,附近收割機就會及時上門開展相應農機服務。
小麥秸稈回收現場。
前不久,位于大邑縣安仁鎮蒲墩村的豐綠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余梟通過“吉時雨”智慧種田APP,預約了5臺收割機。不到一天的工夫,全合作社近400畝小麥就完成收割。
“小麥收割服務每畝50元?!庇鄺n對這一收費標準相當滿意,他還選擇了對剛收割的小麥進行烘干、秸稈回收等其他服務項目。
記者打開“吉時雨”智慧種田APP發現,該平臺提供農機、運輸、勞務、育秧、植保等七大服務選項。每個選項里面有若干子項,每個子項目中,均有多個收割商家及服務供農戶選擇。“平臺的業務范圍廣泛,可以概括為‘五管’,即管農場、管農資、管作業、管資金、管銷售,基本上涵蓋農業生產的全過程?!薄凹獣r雨”智慧種田APP開發技術人員說。
小麥收割現場。
據大邑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APP于2018年創建1.0版本并投入使用,2019年在全縣全域推廣使用,目前平臺已升級成3.0版本。
目前,該平臺縣內參與農機操作手750臺(人),取得農機駕駛證方可登記入駐。
“今年麥收時節,全縣共通過網約‘下單’量超過1000單?!痹撠撠熑吮硎?,該縣今年小麥種植面積達14.8萬畝,機械化收割率達93.8%。
小麥收割現場。
“智慧收割是智慧農業的一個場景,通過智慧農田APP,在手機上就可以預約到收割服務,方便快捷,高效,讓種田變得更簡單?!彼拇ㄞr業大學小麥生理生態與栽培團隊負責人樊高瓊教授說,新時期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需要快速推進多機協作和多網協同的耕、種、管、收全程精準管控,以及稻麥周年豐產增效的智慧農業示范場景建設,以此帶動促進智慧農業發展。
圖片由大邑縣農業農村局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